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大陸  >   社會

上海教師出國開飯店 23年後成非洲首位華人酋長

2016年12月15日 08:37:09  來源:廣州日報
字號:    

  胡介國

  胡介國在非洲

  近日,68歲的胡介國剛剛迎來了自己在尼日利亞當酋長15週年的紀念日。這位穿著短袖襯衫,戴著黑框眼鏡的儒雅老人,怎麼看也跟臉上涂滿油彩、頭上插著羽毛的神秘部族首領聯繫不到。

  到非洲打拼了近40年,胡介國不僅拼得了數億身家,他還成為中國和尼日利亞經濟、文化交流的橋梁,在尼日利亞也成為名人。

  胡介國與非洲結緣,要從30多年前説起。胡介國出生在上海一個書香門第家庭,父親先在香港做紡織品生意,後來到尼日利亞。1975年,父親寫信給當時在上海學校當老師的他,希望他能到尼日利亞來幫他打理生意。3年後,胡介國懷著忐忑的心情來到了尼日利亞,他笑著説,當時自己像“被綁架到了非洲一樣”。

  上海教師闖蕩非洲

  出了機場的那一刻,胡介國就發現,非洲根本不像想像中那麼窮,大象滿街跑,到處塵土飛揚。當時,市區到處都是三層的高架橋,就連工廠值班老大爺都有一台雙卡錄音機聽。胡介國心想,這回來對了。父親想讓他來經營棉紡織業,但他對這個不感興趣。“我更喜歡對著人,而不是機器。”

  1997年,胡介國決定出來單幹。他投資500萬美元在拉各斯建了一家大酒店——金門大酒店,這家酒店雖然只有6層樓,卻是尼日利亞最豪華的酒店之一,酒店門口一對漢白玉的石獅子標明瞭這是一家中餐酒店。酒樓的一整層被用來當餐廳,裝潢富麗堂皇。尼日利亞的很多政府官員經常來這裡吃飯,包括總統、外交部長、文化部長等都成為了他的好朋友。

  在尼日利亞開酒樓賺錢

  如今,家族中的紡織業已日薄西山,他的酒樓卻因為地處黃金地段而價值暴增了不知道多少倍。即便入夜時分,街道上依然燈紅酒綠,熱鬧非凡。胡介國坦承,近40年來打下的家業“兩代人都吃不完”。在他眼中,這個非洲人口最多的國家遍地商機。

  非洲人普遍不愛吃魚、蝦等海鮮。一尺多長的螃蟹、大蝦隨地爬,爛在海裏也沒人吃。魚就更不用説了,豐産期,捕魚時根本不用漁網,拿著魚叉往河裏一叉,到處都是魚,用簸籮一兜就沉甸甸的。但是,通過中式烹飪方式,把這些魚和海鮮烹飪成美味,一下子就能賣出好價錢,很多在尼日利亞的外國人也常來光顧。

  免費給當地建4所學校

  在非洲待了近40年,胡介國發現,尼日利亞和中國有相似的地方,就是注重家庭和教育。

  1999年,胡介國得知,尼日利亞政府有一個給山區建學校的工程。胡介國心想,既然是小學,就算賠錢也得幹。選址都在深山裏的熱帶雨林。“這麼潮濕的地方建水泥房子很難,地基打了十幾米還要繼續往下打,但打得更深,意味著成本更高。”當時,政府給的工期是一年,但胡介國和工人們加班加點,吃、住都在工地上,用了6個月時間就把4所學校建成了。

  這個工程,他虧了2億奈拉(尼日利亞貨幣),折合成人民幣大約3000萬元。“不過這錢虧得好。通過這個工程,我打出了一個好名聲。”從此以後,他再也不用找別人要工程,政府會把上好的工程送到府來。投資建學校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得人心。校舍建成後,胡介國明顯感覺到,當地人對他的好感倍增,“學生們知道學校是中國人建的,中國人和非洲人的友好種子就代代相傳。”

[責任編輯: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