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大陸  >   社會

藏族混血姑娘把牦牛絨打造成奢侈品 銷往全球

2016年12月03日 00:44:46  來源:參考消息網
字號:    

  美媒稱,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條件最艱苦的地區之一,但諾爾丹營地是首個在廣袤藏區提供“魅力露營”的地方,雖然它不像一般遊牧民的帳篷駐地那麼空曠。

  據美國《紐約時報》網站11月30日報道,這個營地位於安多藏區,設在海拔3000多米、一片開滿黃色野花的空地上,營地裏的小木屋和牦牛毛帳篷鋪設著木製地板,還有定制的毛氈以及熱水淋浴,美國酒吧招待在配有金黃色木製傢具的新酒廊裏用青稞酒和蜂蜜混合調製一種名叫“雲中游牧”的雞尾酒。今年,這個營地還開設了一個兼作公共食堂的瑜伽中心,附近還有一個桑拿浴室。

  報道稱,顯然,這不是在高原上常見的生意。34歲的益西德成與丈夫伊丹一起經營。德成説:“在高端市場,很難讓外面知道這個地方,與合適的客戶建立聯繫,在這個不毛之地搞起這個生意具有特別的挑戰性。我們必須問自己這樣一個問題:什麼是奢侈?”

  德成一家是美籍藏族家庭,她的母親金益西來自美國,他們在這裡開始了雄心勃勃的社會事業。開辦于2013年的營地以及這個地區主要城鎮夏河縣的地毯作坊——“諾樂”的紡織品作坊是其中最新組成部分,也是核心業務。

  這個作坊主要雇傭來自附近一個村莊的婦女,紡織品用牦牛絨編織,向紐約、巴黎及其他西方城市網上銷售。營地的一家商店裏展示著一些産品:波光閃爍的藍色披肩、柔軟的圍巾以及帶有白十字圖標的枕頭套——那是用印有傳統設計的藏布製作的。

  報道稱,從事時尚和出版的企業家洪晃曾帶著年幼的女兒和幾個朋友來這裡住了三晚,後來她在Instagram上發了一連串在營地拍攝的照片,稱非常想念這個地方。

  金益西説:“我的觀點是,我們得用好手頭的東西;這裡就是這樣的情況,我得因地制宜……如果你用好這些東西,在幫助提高人們的生活水準、保護他們的文化方面就大有可為。”

  在有著200戶遊牧民人家的仁多瑪村,她們找到了開辦紡織品作坊所需的土地,益西的家人和一些當地人曾前往柬埔寨和尼泊爾接受紡織培訓。作坊裏的機器來自尼泊爾,尼泊爾人有時也會來這裡給牧民做培訓,這個紡織企業現在有120名僱員,大約110人在作坊裏工作。

  金益西説,長期目標是找出在整個青藏高原範圍內複製這些做法的途徑,為遊牧民打造可持續發展的經濟。“我認為,如果我們能在‘諾樂’獲得成功,許多人都會看到可能性……其他人或許會嘗試我們正在做的事情。運氣好的話,我們沒準會推出基礎管理課程,教人如何以現代的、高效的方式經營企業。”

  德成的丈夫伊丹説,他並不願意搬到安多,儘管這裡曾是其祖輩的棲身之處。但他現在已經在這裡定居了,諾爾丹營地就是他的項目。借助自己的家庭背景,伊丹成功簽下了為期10年的土地租約。

  營地的主廚安迪諾特是一個美國人,曾在不丹的一家安縵度假村工作,諾特有時也兼任酒保,益西一家還雇用了另外幾個美國人。但營地的大約20名僱員主要來自當地的遊牧民家庭。現年30歲的前臺經理降央就成長在一個遊牧民家庭,然後從16歲開始獨自遠遊,最終來到諾爾丹營地。

  “我喜歡在這兒工作,因為這裡的環境渾然天成,”他説,“我是在草原上長大的。這裡就像是我度過童年的地方。”

  青藏高原牧民。(美國《紐約時報》網站)

[責任編輯:李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