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大陸  >   社會

高考大綱增優秀傳統文化 專家稱考生負擔不會加重

2016年10月14日 09:10:35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資料圖:6月7日,2016年中國高考正式拉開大幕,全國有940萬考生參加考試。圖為河北石家莊的考生們在相互祝福。中新社記者 翟羽佳 攝

  中新網北京10月14日電(記者 宋宇晟)近日,教育部公佈2017年高考考綱修訂內容。新大綱明確提出,2017年高考將增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考核內容。在現行的高考試卷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佔多比重?加入傳統文化的高考大綱對學生又有多大影響?中新網(微信公眾號:cns2012)記者進行了調查。

  記者注意到,在《2017年普通高考考試大綱修訂內容》中,語文增加了古代文化常識的內容,在漢語中增加文言文、傳統節日、民俗等內容,而在數學中增加數學文化的內容。

  媒體統計2014年北京高考,語文卷考查俗語、對聯、古詩文等傳統文化知識的題目就已超過50分。大作文也讓考生談談“吃菜不許滿盤子亂挑”等“老規矩”。2015年高考增加了古詩文背誦篇目,且古詩文閱讀分值增加6分,當年還提出規範漢字的書寫。今年北京高考語文閱讀題目則選取了陳忠實描述陜北“華陰老腔”藝術魅力的散文作品。

  資料圖:6月7日,2016年中國高考正式拉開大幕。圖為河南省實驗中學考點外,站滿了前來送考生考試的家長們。 周小雲 攝

  高考中有關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比重正逐漸增大,已經成為了不少老師的共識。

  來自天津的語文老師李翠娟告訴記者,古代詩歌、文言文一直都是高考試卷中的重要內容。她覺得,近年來試題和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越來越貼近”了。

  啟迪巨人教育集團的程可新老師向記者透露,對於新大綱的修訂,其實大部分學校和教育機構都會“有預判”。“近幾年,語文一直走在改革的道路上。2015年,重視考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關內容的趨勢愈發明顯。所以,傳統文化的教育也一直在進行,而且形式越來越多樣化,內容越來越豐富。”

  在北京讀高三的小周告訴記者,目前距離2017年高考還有二百多天,雖然此前也在學習中接觸過不少傳統文化的相關內容,但由於具體的考試説明還沒有出,其實心裏還“有些忐忑”。

  大綱中的新增內容會不會成為考生的負擔?就職于某教育機構的高中語文老師杜妙雪預計,考題的變動肯定是“循序漸進的”。

  程可新也認可這種説法。“北京乃至全國,所有的考試都是為高考做前期準備的。小升初、新初一分班考早在幾年前就已經涉及文學常識部分的內容。近些年中考的變化也很大,但都是圍繞高考變化進行改革。2017年高考的這屆學生,恰好是中考改革中頻繁出現傳統文化(考核內容)的那批學生。想必經過三年的學習與沉澱,他們應該胸有成竹。”她認為,如果説大綱增加優秀傳統文化的內容加重了學生的負擔,就“有些誇張了”。

資料圖: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中新網記者 張龍雲 攝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在接受中新網記者電話採訪時也表示,從目前來看,新增的內容“不會太多,也不會太難”,“應該不會增加太多負擔。但如果成為死記硬背的東西,那就會是負擔。”

  對此,程可新告訴記者,死記硬背其實正漸漸脫離學生們日常學習的主旋律。“現在的考試要求學生真的了解所要考察的知識點,不是背背書就可以,而是要真的去收集某些文化的歷史淵源,了解發展過程,甚至是推測未來演變,同時還要求學生擁有自己的認識和感悟。而我們了解這些知識最有效的途徑就是研究相關典籍。”

  她説:“現在考試的形式和內容都非常靈活,原來所謂的套路,都已經逐漸被這個舞臺淘汰了。培養學生的文學素養、對文字的駕馭能力,正成為現在學校和教育機構的重點。”

  資料圖:2016年6月9日下午,大批考生從南京一處高考考點內輕鬆走出。當日,隨著江蘇等地2016普通高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的結束,2016年中國高考落下帷幕。中新社記者 泱波 攝

  儲朝暉認為,對於學生來説,了解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是很必要的。“每個人都是歷史進程中的個體,歷史、過去的文化都是我們確定未來的基礎。”他同時也強調,了解傳統文化是為了成為健全的現代人,而不是為了回到過去,或者以過去的方式在當下生活。

  他告訴記者,本次高考大綱將傳統文化增加進來能起到一定作用。“但如果傳統文化僅僅停留在試卷上,所起的作用有限。”

  他認為,優秀傳統文化更應該深入到每個人的生活中,包括每個人的言行舉止。“《資治通鑒》講‘發于中必形于外’,就是指一個人外在展現出來的東西往往是源自內在積累。所以真正要做到‘以文化人’仍需要優秀傳統文化成為每個人的內涵。” (完)

[責任編輯: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