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大陸  >   社會

醫院微創手術將斷針留患者體內 未找到方才告訴患者

2016年10月13日 11:56:47  來源:華西都市報
字號:    

  斷裂在鄭女士體內的手術縫合針。

  內江市民鄭女士想再要個孩子,經朋友介紹,來到成都醫學院附屬不孕不育醫院檢查,院方診斷為宮腔粘連,需要實施手術。

  8月25日晚7點許,醫生給她實施了第一次手術。然而,就在手術縫合傷口時,縫針斷了,三分之一留在了體內。醫院並沒把這一消息告知她以及家屬,並在第二天告知病人體內有血塊,需要再次實施手術。

  這一個實為“找針”的二次手術,院方仍沒找到針。不得已,醫生在第三天告知病人斷針落在體內的事實。“斷針在腹腔內,本來在肚子中間,後來都移到了邊上了。”鄭女士説。在家屬的要求下,當晚,鄭女士被轉到成都另一家醫院,連夜實施取針手術。8月28日淩晨,經過約3小時手術,長約2釐米的斷針終被取出。

  10月8日、9日,鄭女士和家屬兩次前往成都醫學院附屬不孕不育醫院討要説法。

  華西都市報記者求證此事時,該院業務院長張女士表示:“第二次手術沒有告訴她(鄭女士),是怕她才做手術情緒受不了,準備取出來才告訴她”,並承認“手術斷針,是一次意外。”

  目前,院方和病患家屬仍在協商賠償事宜。

  事件經過

  小微創斷針兩次手術尋針

  患者腹部3個小孔變成6個洞

  第1次手術

  清除宮腔粘連縫合針斷裂體內

  在鄭女士看來,這是一個痛苦的求醫過程。

  鄭女士説她一直想再要個孩子,因此經朋友介紹,相中了成都醫學院附屬不孕不育醫院。

  8月25日,她在朋友的陪伴下,來到該院檢查。隨後被醫院診斷為宮腔粘連,需要做一個微創手術。當晚7點許,醫生為她實施了手術。手術大概持續了約3個小時。

  術後的第二天,醫生來病房查房,“醫生跟我説,手術很成功,很順利,但體內有一塊血塊,需要再次實施手術。”鄭女士説,儘管自己很不情願,但還是同意了醫院提出的再次手術的要求。

  第2次手術

  院方找針未果才向患者如實相告

  二次手術後,鄭女士以為,休養幾天就可以出院。沒想到的是,二次手術後的第二天上午,院方告知她,第一次手術時,縫合針斷了,落在了體內,“醫生跟我説,第一次是手術,第二次其實是找針。”

  “聽到這個消息後,我眼淚就下來了!”再次回憶起當時的經過,鄭女士情緒仍很激動。更讓她沒有想到的是,院方同時告訴她,第二次手術仍沒找到針。

  在鄭女士及其家屬的要求下,院方通過x光片發現,斷針在腹腔內,已經發生了移動,“斷針在我的肚子裏走來走去,原來在中間的,後來都跑到邊邊上了。”鄭女士説。

  鄭女士肚子上留下手術後的傷口。

  第3次手術

  轉院取出斷針長約2釐米針尖彎曲

  當晚經家屬要求,院方同意將鄭女士轉到成都另一家醫院進行治療。經過約3小時手術,28日淩晨,斷針終於在腹腔內被找到並取出。

  至此,鄭女士一共經歷了三次手術。掀開上衣,鄭女士指著肚上多處縫合傷口説:“本來只有3個小孔,現在變成了6個洞,而且有3處打開、縫合了3次。”

  根據家屬提供的成都醫學院附屬不孕不育醫院的“找針”手術病歷顯示,縫針在三分之二處斷裂,三分之一落在了體內。同時記者看到,在鄭女士體內找出的這根斷針,比家用縫針略粗,長約2釐米,針尖處呈彎曲狀。

  記者調查

  手術記錄還原“尋針”過程

  醫院曾懷疑針未落體內,並在床周邊找到疑似斷針

  鄭女士提供的多份具有該院手術醫生簽字的手術記錄,還原了整個“尋針”經過。

  8月25日,院方第一次為鄭女士實施了手術。

  下面為部分手術記錄:

  ……術後縫合皮下時出現縫合針斷裂,斷端約2/3,……在斷裂處及周圍組織反覆尋找斷針無果,…于腔內尋找斷針,鏡頭所及之處均未見斷針,…再于切口周圍探尋無果。

  彩超定位,腹腔內未及明顯異物回聲……臺下尋及一顆似斷針,對比針端,疑似斷裂針頭。報告醫務科及業務院長並做風險評估後縫合切口。

  26日的二次手術過程記錄:

  26日,院方為鄭女士實施了“腹壁異物”取出手術。根據院方的解釋,醫生經過溝通後,又懷疑斷針可能落在了脂肪層,故實施了此手術。

  ……請示院部考慮我院條件有限,異物取出有困難,擬縫合腹壁請外院會診後進行下一步處理。

  院方表示,二次手術當天晚間,他們邀請到市內其他醫院專家會診,意見是斷針在腹壁的可能性大,不會對臟器造成損害,所以處理不必太激進,原來準備週一轉到其他醫院取針。

  27日晚第三次手術記錄:

  27日下午的X光照片顯示,斷針有了移動。院方判斷斷針在腹腔的可能性大,同意家屬提出的轉院要求。當晚,鄭女士被轉至成都另一家醫院,28日淩晨,經過該院醫生約3小時手術,針被取出。

  涉事醫院。

  院方回應:

  斷針是意外醫院有過錯

  10月8日、9日,鄭女士和家屬兩次前往成都醫學院附屬不孕不育醫院討要説法,華西都市報記者跟隨進行了調查求證。

  8日下午,該院業務院長張雪蓮和一位科室負責人出面協調。張院長説:“從醫療上看,手術縫合斷針是意外,這是大家都不願意看到的,醫院確實有一定的過錯,所以我們才來談如何賠償的問題。”

  9日,張院長以及醫院的兩位法律顧問再次與病患進行面談。隨後,華西都市報記者提出當著雙方的面,對一些細節進行核實,最終院方表示希望單獨接受採訪。

  記者:第一次手術縫針針就斷在了體內,第二次手術實際上是找針,為什麼你們告訴她説是體內有血塊需要做手術呢?

  張院長:才做完手術,怕她情緒受不了,醫生準備取出來(針)再告訴她。

  記者:為何會出現縫合針斷裂的問題?

  張院長:我從業二十多年了,縫合針斷裂在其他醫院也發生過。可能是針存在品質問題,醫院已經向廠家反映了。

  截至10月12日,華西都市報記者了解到,目前,院方和病患家屬仍在協商賠償事宜。

  華西都市報記者李秀江攝影張磊

  相關新聞/

  山東:手術針遺落患者體內醫院賠償16萬

  2013年,山東濟寧泗水一村民在鎮衛生院做“左側腹股溝斜疝修補術”時縫合針斷裂,主刀醫生並未察覺就進行了縫合,致使斷針遺漏在蔣某恥骨結合區,致其身體疼痛不適。經濟寧醫學會鑒定,該病例屬四級醫療事故,鎮衛生院對本次醫療事故負全部責任。蔣某向法院提起訴訟,經調解,患者獲賠醫療費、精神損失費16萬元。

  重慶:手術針遺落體內12年患者獲賠6萬

  2002年,重慶彭水縣的冉女士在當地醫院做了剖腹産手術後,腹部就莫名其妙地疼痛,卻始終找不到原因。2014年,冉女士到重慶主城一家醫院做X光透視時,終於找到了病根——原來是當年粗心的醫生將一根手術針遺落在了她的體內。冉女士向當年做手術的醫院討説法。彭水縣醫患糾紛調解委員會經長達5個月的馬拉松式調解,2015年2月,雙方終於達成了調解協議,冉女士獲得醫院6萬元的賠償金。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