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大陸  >   社會

內地第一家麥當勞開業26年 本土快餐仍處“零散狀態”

2016年10月09日 15:51:05  來源:工人日報
字號:    

  本報訊(記者楊召奎)1990年10月8日,麥當勞首次進入中國內地市場,在深圳開業。26年後,包括麥當勞在內的諸多洋快餐企業,紛紛通過股權轉讓或出售特許經營權等方式引入中國市場的戰略投資者,而不斷崛起的本土快餐企業,也在與洋快餐“搶蛋糕”。

  近幾年,受中式快餐、各大外賣平臺以及消費者習慣影響,快餐市場形勢正在發生變化,西式快餐市場份額正在下降。根據麥當勞財報,2015年營收和凈利潤分別為254.1億美元和45.3億美元,較2013年各下跌了9.6%和19%。其財報分析也指出,麥當勞在高增長市場的營收下降主要是受制于中國和俄羅斯地區業績下滑的消極影響。

  但是,即便如此,洋快餐依然在中國市場佔據很大份額。2015年,在百勝全球業務中,中國收入貢獻佔了一半。

  相對於洋快餐,本土快餐發展勢頭強勁。數據顯示,從2008年~2014年,中國餐飲市場的零售額由1.265萬億元增至2.786萬億元,複合年增長率達15.1%。其中,快餐店的增長備受矚目,市場規模複合年增長率達17.5%。

  中國飯店協會發佈的《2015中國餐飲業年度報告》顯示,國內快餐企業的門店數、餐位數、營業面積在2014年較上年度分別取得7.1%、10%及7.5%的增長,營業額平均增長達到11%,而盈利能力平均增長2%,發展勢態喜人。

  不過,本土快餐企業也有諸多不足。業內人士表示,與西式快餐強勢佔領市場相比,中式快餐仍處於零散狀態,沒有像肯德基、麥當勞這种家喻戶曉的大型連鎖企業,市場份額也非常小。本土企業在標準化和規範化管理,連鎖化發展,提升企業形象等方面,仍需要向西方快餐巨頭學習。

  中商情報網産業研究院食品行業研究員陳天宇告訴記者,西式快餐大多是全國、全球性連鎖式經營,而中式快餐一般都局限于本地區、本省區,因此加強連鎖化建設、打破區域限制,已成為中式快餐亟待解決的難題。“本土快餐要實現規模化發展,標準化是關鍵。提升本土餐飲企業在經營管理、服務模式、就餐環境上的標準化程度,是其加快連鎖、實現有效擴張的保障。”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