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大陸  >   社會

美媒:過度捕撈建度假村讓中國傳統漁村瀕臨消失

2016年10月03日 06:19:54  來源:參考消息網
字號:    

  美媒:過度捕撈建度假村讓中國傳統漁村瀕臨消失

  魚鳴嘴村的漁民薛青濱。在黃昏時分,他把自己的船從船塢開進海灣,以便能在夜間捕撈。(圖片來源:美國《紐約時報》網站)

  美媒稱,魚鳴嘴是東部省份山東的一座人口為562人的村莊。幾個世紀以來,這裡的村民一直在海邊過著寧靜的生活,可以捕到足夠的魚類、海參和鮑魚,支撐起繁榮的海鮮貿易。儘管附近的村莊先後成為旅遊與開發的犧牲品,魚鳴嘴卻得以倖免。這裡的村民一直堅持在世代相傳的地點捕撈,住在海草房裏。

  美國《紐約時報》網站9月26日刊登題為《漁業困境下,中國傳統漁村的生存危機》的報道稱,現在,魚鳴嘴卻瀕臨消失。污染、過度捕撈和由全球變暖帶來的海洋溫度的不斷上升,摧毀了這裡的漁業資源。當地政府一心想提振地方經濟、減少對陳舊産業的依賴,於是對捕撈進行限制,要求明年將這個村子拆除,用以建造一座豪華度假村。

  這項計劃在魚鳴嘴村民中引發了擔憂,他們當中有許多人的祖先在這裡生活的時間可以追溯幾百年。一些人希望可以避免失去他們眼中的神聖之地。另一些則對轉向現代化的生活方式存有深深的顧慮,擔心新職業的前景,也擔心使用電力等便利設施的成本太高。很多漁民表示在村莊消失之後還會繼續捕魚。

  報道稱,在中國整個東部沿海,過度捕撈逐漸成為一種危機,海鰻和鲅魚等曾經很常見的物種如今陷入匱乏。

  在受衝擊比較嚴重的地區,政府試圖促進旅遊業的發展,將之作為漁業的替代。政府鼓勵村民帶旅遊團,經營旅館和餐館。在一些城鎮,公告欄上提供了一些有關如何做好東道主的指導,提醒人們注意穿著,盡職盡責地回應遊客的提問。

  報道稱,最近幾年,陸續有幾十座村莊讓道給迎合日益增多的中産階級需求的度假村,往往還會給這些地方起個金沙和紅樹林這樣的名字。

  旅遊業的發展將繁榮帶至魚鳴嘴這樣的村莊,但對海鮮的高需求也對環境造成了破壞。

  “我愛大海,但不是所有人都尊重大自然的規律,”46歲的劉強説。他在魚鳴嘴出生,也在這裡長大。“旅遊是漁民過度捕撈的原因。”

  劉強表示,他在90年代的時候一天能捕到的魚,現在要花大概兩周才能捕到。

  報道稱,幾年前,當魚鳴嘴村將會建設度假村的消息傳出時,村民曾表示反對。為了消除村民的顧慮,政府為他們提供了公寓,位於名為南島安置小區的現代住宅區內。那裏有德國風格的建築、高速網路和富麗堂皇的入口。但好幾位村民表示他們仍然無法接受。

  在魚鳴嘴另一頭,一座可以俯瞰村子南部海岸景色的房子裏,45歲的薛禮(音)説他會懷念每天早上醒來看見藍天、有海風拂面的日子。他凝視著遠方,日光正灑落在海灣對面一排高聳的公寓樓上。“這些是我們的根,”他説。“沒人願意搬走。”

  他17歲的兒子薛申燁(音)則不這麼想。他正在學習如何做廚師。他表示,對年輕人來説,魚鳴嘴既老舊又偏僻。“我們不能永遠這麼生活下去,”他説。

  很多漁民表示,在搬遷之後他們會繼續過現在的生活,一方面是因為他們覺得自己有責任這麼做,另一方面也是由於別無選擇。

  報道稱,現年48歲的薛青濱已經在魚鳴嘴附近捕了30多年的魚。他表示環境破壞帶來的挑戰正變得越來越明顯。他稱,如今每年只有三個月能有不錯的收成。但他説,因為有一個讀大學的女兒和一個上中學的兒子,他沒得選擇,只能繼續捕魚。

[責任編輯:尹賽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