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大陸  >   社會

網購陷阱套路多:低價商品作誘餌 賬戶沒錢也被騙

2016年09月12日 15:52:12  來源:武漢晚報
字號:    

  記者舒翔宇整合 採訪

  據國家網際網路絡資訊中心(CNNIC)上月初發佈的《中國網際網路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6年6月,中國網民規模達7.10億,手機網民規模達6.56億。其中網購用戶達4.47億,佔整體網民63%,手機網購用戶達4億。

  “海淘一雙鞋被騙20萬”“卡裏明明沒錢怎麼還被騙了9500元”……網友最擔心的是想買的東西沒到手,錢卻被騙子套走了。現今,網購陷阱到底有哪些套路與變化?

  A

  網購陷阱隱蔽性更強 騙子喜歡這些新包裝 製作釣魚網站騙錢

  騙子通過一家真實購物網站發佈低價商品。買家拍下商品準備支付時,騙子關閉交易,並誘導買家使用QQ交談,伺機發送與原購物網站界面一致的虛假連結,騙取買家的支付賬戶、密碼及款項。

  高手支招:儘量不要使用購物網站以外的溝通或支付方式;注意甄別詐騙網站的域名差別,如相近字母、不同尾碼等,多搜索比對、判斷真假購物網站。

  低價商品作誘餌

  騙子註冊多個QQ賬號/微信號,在空間/朋友圈發佈出售低價手機等數位産品的虛假資訊。在買家聯繫購買時,以支付訂金、海關稅費等事由,騙買家錢。

  高手支招:使用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方式,避免直接轉賬支付;不要貪小便宜,失去判斷力。

  二維碼內植木馬

  想買張演唱會門票,網上售票人發來二維碼要求付款購買充值券。買家根據要求支付後,對方又稱系統錯誤、無法提交,發來二維碼要求重新掃描。

  高手支招:很多病毒可以利用掃描二維碼傳播,進入手機後從而盜取用戶的資訊、錢財。購物時建議保持安全軟體開啟狀態,定時查殺病毒,對不了解的二維碼及網址別隨意讀取。

  騙取用戶驗證碼

  騙子從網上買來客戶資料,冒充官網客服,虛構系統問題致使支付失敗。隨後,以退款為由,誘騙買家提供銀行卡號、身份證號等資訊。爾後,騙子利用這些資訊在其他網站購買遊戲點卡,並以驗證退款資訊為由誘騙買家提供驗證碼,套現獲利。

  高手支招:專業購物網站的退款一般不需買家特殊操作,按照支付方式原路退回到支付賬戶;驗證碼可能涉及轉賬支付,開通快捷支付等,千萬不能提供給他人。

  B

  網購陷阱出現新現象 賬戶裏沒錢也會被騙 海淘鞋子被騙20萬

  上個月,張女士海淘了一雙鞋子,當晚就接到自稱商家的電話,報出了她的訂單和姓名住址,説她的貨物在運輸途中損壞,讓她登錄網站“理賠”。張女士説,對方讓她查賬戶上的信用,還加了她微信教她一步步操作:先讓她通過網路借貨平臺借出10萬元進行擔保,承諾這筆錢“由商家還,與買家無關”,讓她把這筆錢打到一張銀行卡上。得手後,騙子還不滿足,讓她繼續“走流程”,讓她連續輸入驗證碼,最終將她銀行卡裏的9萬5千多元也取走。直到張女士收到銀行的扣款短信,才發現自己被騙了。

  直播買禮物也被騙

  有人為防止被騙,在支付平臺的賬號裏只留了幾十元,還把所有銀行卡都解綁,可還是被騙走了錢。

  王小姐愛看網路直播,常用網站的虛擬貨幣“鑽石幣”給主播買禮物。王小姐發現,常會有一些低價出售鑽石幣的廣告出現在螢幕上。她加了賣家的QQ,付了10元。對方説,充值鑽石幣需要一種特殊技術,要專門技術人員操作。加了“技術人員”的QQ後,對方要王小姐在電腦上登錄QQ,通過遠端操控電腦幫她充值。王小姐想著雖然電腦被控制,雖然當面輸密碼登錄了一個支付平臺賬戶,但裏面又沒錢,也沒太在意。結果,王小姐的手機上突然收到了一條提示短信,説即將産生9500元的交易,電腦上又彈出一個要輸入驗證碼的窗口,而對方一再催促王小姐輸入驗證碼。“他説你餘額又沒那麼多?這是一些亂碼。”王小姐輸入收到的驗證碼,可輸完驗證碼,發現騙子竟通過自己賬戶綁定的一個借貸平臺透支了9500元。

  C

  專家揭網購騙局原理 源自木馬與釣魚網站

  “網購受騙的經歷五花八門,但從技術角度來看,主要就兩種:傳輸網購木馬和製作釣魚網站。”昨日,作為移動網際網路安全技術研究和移動終端反病毒引擎研發的武漢企業,武漢安天資訊技術有限責任公司聯合創始人馬志遠説。“據統計,網購盜竊的七成是被釣魚網站欺騙,被網購木馬直接搶錢的約三成。”

  喬偉介紹,針對網購詐騙的防範,已出現多方協同、完善監管及服務、填補技術漏洞和局面,而網路安全資訊領域也始終在識別攔截惡意木馬、釣魚連結方面進行深入拓展。

  喬偉舉例,目前網購詐騙資金轉賬渠道多是通過第三方支付平臺或是快捷支付,在這個環節中,最重要的是金融機構向用戶綁定手機發送的驗證碼。因此,很多惡意木馬、釣魚連結的最終目的是指向獲取驗證碼。目前通過産業協同,將安全産品嵌入金融機構産品、應用市場等,對惡意代碼提前進行過濾。同時通過大數據體系,主動搜索和發現惡意代碼、連結,不斷學習惡意代碼的新變化。用戶在移動端安裝安全防護産品後,産品也將提前感知發現惡意代碼,及時進行攔截或提醒用戶不要使用,進而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木馬病毒植入用戶手機。“只是提醒用戶,網購時一定不要怕麻煩,先裝備安全防護。”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