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大陸  >   社會

女子北京買房後遭遇房價上漲 開發商要求“補差價”

2016年09月11日 01:12:44  來源:北京晨報
字號:    

  孫女士4月份在房山區竇店的燕都世界名園看中一套房子,但當時還未開盤,在銷售經理的勸説下,孫女士交了25萬元並與銷售經理簽訂“認籌確認單”,合同中就購房面積、價格及付款方式等達成一致。不料6月底,銷售處突然告知孫女士,原應在12月前分期交付的房款需立即交齊,此外還需補交15萬元的差價。律師表示,開發商私自變更合同屬違約行為,應履行原合同或給消費者相關賠償。

  買房人遭毀約

  孫女士告訴北京晨報記者,4月份,她和老伴看中房山區竇店的一個樓盤,是由北京匯金房地産開發有限公司開發的燕都世界名園。但由於當時樓盤還未開盤,4月7日,她和一位姓潘的售樓人員商量,初步訂下一套兩居室。“後來和他們銷售經理李方商量,他同意我們在12月底之前分期付清房款,然後我們先後交了25萬元。”

  記者從孫女士出示的收據和刷卡單據中看到,她先後交付開發商25萬元。“先交了5萬意向金,後來交這20萬的時候,銷售説是去交定金,等我們過去了之後卻讓我們簽了一個認籌單,告訴我們這20萬之後將被轉入房款。”

  記者從孫女士提供的“世界名園認籌確認單”中看到,孫女士與李方雙方在4月16日簽訂該協議,裏邊註明購房單價為人民幣13511.2元每平方米,此外對房屋總價、房號、付款方式等皆做了説明。並備註“此認籌意向金為開盤簽約前的最終意向確認。此認籌確認單,將為客戶保留現行房價及意向購買房號,此意向金後期轉簽商品房買賣合同時,一併轉入總房款。”下邊蓋著北京匯金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的章。

  不料6月底,孫女士卻接到銷售員電話,“説他們老闆不同意我12月份交完錢,讓先交齊房款。”之後雙方有過兩次電話溝通,但並未達成一致。8月底,孫女士再去售樓處找銷售經理李方溝通時,卻被對方告知,“要不就退房;買也可以,但不能按之前的價格。”

  能買房但要補差價

  前日下午,北京晨報記者隨孫女士來到世界名園銷售中心,姓潘的銷售人員承認商談時確實已商量好價格及付款方式,“但是後來大領導不同意我們也沒辦法。”

  隨後,記者與孫女士一起來到竇店的售樓處,從銷售人員處了解到,目前該樓盤的對外售賣價格為18600元,較原先的價格上漲了近5000元。孫女士購買的房屋為93平方米,按目前的價格來算,已上漲40多萬元。

  銷售經理李方態度十分蠻橫,告訴孫女士僅有三條路可供選擇,“第一,原價退房,把你交的錢都退給你;第二,房子可以買,但不能按原來的125萬,你得按140萬的價格重新買;第三,你愛報警就報警,愛起訴就起訴,隨便你。”

  孫女士對此表示不滿,李方表示將有領導前來協商,但苦等3小時,仍未看到所謂“領導”身影。記者提及為何不能按合同來履行,李方反覆表示“沒有義務告訴你”。

  律師:開發商違約

  北京盛延律師事務所畢文強表示,開發商在未取得預售許可證之前進行的這類“認籌”這一行為本已違法。而在雙方簽訂的《認籌確認單》中,就購房意向、坐落、面積等均達成一致,因此合同有效,開發商私自變更合同屬於違約。

  畢律師表示消費者可向法院提起訴訟來維護自身權益,要求開發商繼續履行原合同、簽訂正式的房屋買賣合同並要求開發商履行相應義務。如孫女士不再願意購買此房屋,也可要求開發商退款並賠償她的相應損失。

  此外,畢律師還表示,消費者遇此情況可向住建部門和工商部門進行投訴。

  北京晨報現場新聞

  記者 康佳

  線索:辰先生

[責任編輯:尹賽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