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大陸  >   社會

山東廣東三起學生遭電信詐騙致死案告破 警方公佈細節

2016年09月10日 05:31:33  來源:廣州日報
字號:    

  近日,山東、廣東等地連續發生3起學生遭電信網路詐騙案件,導致受害人猝死或自殺,引起社會廣泛關注。案件發生後,公安部高度重視,立即組織山東、江西、福建、廣東、海南、江蘇、四川等地公安機關開展偵查。目前,3起案件全部告破,28名犯罪嫌疑人落網,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文/廣州日報記者李棟

  廣東蔡淑妍案

  詐騙短信:群發虛假中獎短信 騙取個人資訊 誘騙受害人匯款

  受騙自殺

  揭陽市公安局9月1日發佈警情通報表示,8月30日20時30分許,居住在惠來縣隆江鎮的居民張某某到派出所報稱,其女兒蔡淑妍從8月28日起失聯,要求協助尋找。接報後,惠來警方高度重視,全力開展尋找工作。8月31日,惠來縣靖海邊防派出所民警反饋資訊稱:該所于8月29日下午在惠來縣靖海鎮綠洲度假村的海邊發現一具溺亡女性的屍體,面貌與蔡淑妍相似。經辨認,確認該女屍就是失蹤人員蔡淑妍。另據死者親屬反映,死者生前疑似被詐騙。

  詐騙手段

  冒充知名度高群體 騙取個人資訊 夾雜心理攻勢

  7月19日,廣東省惠來縣高考錄取新生蔡淑妍接到不法分子假冒“奔跑吧,兄弟”欄目組發出的虛假中獎短信,蔡淑妍回撥短信中的電話號碼,被嫌疑人誘騙點擊登錄釣魚網站,並填入相關個人資訊。隨後,嫌疑人又以繳納“保證金”、“個人所得稅”等理由誘騙受害人向嫌疑人提供的賬戶匯款,分三次共匯入9800元。

  案發後,公安機關立即組織開展偵查,查明犯罪嫌疑人陳某組織林某、熊某在海南海口設立短信群發和釣魚網站窩點,指使高某、范某在海南儋州設立話務詐騙窩點。犯罪嫌疑人首先使用電腦軟體群發虛假中獎短信,然後由話務窩點人員誘導受害人點擊釣魚網站獲取精確個人資訊,再以各種理由誘騙受害人向嫌疑人提供的賬戶匯款。

  資深反詐民警介紹,這類詐騙案件中,不法分子利用一些熱門綜藝節目傳播廣泛、公眾知曉度高的特點實施詐騙。犯罪分子有兩種心理攻勢:一是抓住部分群眾的僥倖心理,避開容易讓人産生懷疑的一等獎而炮製了二等獎中獎資訊,使其看上去似乎存在一定的可信度;二是短信中的連結直接連接了倣冒網站,不管當事人是抱著好奇心態還是僥倖心理,只要進入該網頁填寫了個人資訊,就會導致其個人資訊洩露,進而被詐騙團夥借“保證金”、“手續費”等名目騙取錢財。

  警方提醒

  就算是“天上掉餡餅” 也不會讓中獎人預交各種費用

  警方提醒,如果沒有參與相關活動而收到中獎資訊的,更不要相信這種“天上掉餡餅”的事情。即便是參與了活動中獎,一般由開獎單位從獎金裏先行扣除稅費後,再將餘款發放給中獎人,不需要中獎人在領獎前提前繳納稅費等各種費用,也不會發生中獎人因未領獎而被起訴的情況,所以市民不必聽到法院要起訴就恐慌。

  另外,根據12321網路不良與垃圾資訊舉報受理中心的資訊,2016年8月,12321舉報中心收到釣魚網站投訴前十名如下:

  假冒奔跑吧兄弟(781件次)、假冒建設銀行(455件次)、假冒中國新歌聲(322件次)、假冒工商銀行(213件次)、假冒中國好聲音(172件次)、假冒平安銀行(109件次)、假冒10086(93件次)、假冒淘寶週年慶(62件次)、假冒Apple(60件次)、假冒農業銀行(31件次)。

  山東徐玉玉案

  入侵網站:在高考報名網站竊取考生資訊 假冒教育局人員行騙

  詐騙手段

  向駭客購買個人資訊 行騙後多地協作取走錢財

  8月19日,山東省臨沂市高考錄取新生徐玉玉被不法分子冒充教育、財政部門工作人員詐騙9900元。案發後,公安機關經全力偵查,查明瞭電信網路詐騙團夥情況和資訊洩露源頭。

  經查,犯罪嫌疑人杜某利用技術手段攻擊了“山東省2016高考網上報名資訊系統”並在網站植入木馬病毒,獲取了網站後臺登錄許可權,盜取了包括徐玉玉在內的大量考生報名資訊。

  7月初,犯罪嫌疑人陳某在江西省九江市租住房屋設立詐騙窩點,通過QQ搜索“高考數據群”、“學生資料數據”等聊天群,在群內發佈個人資訊購買需求後,從杜某手中以每條0.5元的價格購買了1800條今年高中畢業學生資料。同時,陳某雇傭鄭某、黃某等人冒充教育局、財政局工作人員撥打電話,以發放助學金名義對高考錄取學生實施詐騙。8月19日16時許,該團夥詐騙徐玉玉9900元,在徐玉玉向嫌疑人冒用他人身份證開設的銀行卡賬戶匯款6分鐘後,陳某即操控在福建泉州的犯罪嫌疑人鄭某某組織熊某、陳某某等人在泉州市一銀行的ATM機上取走贓款。公安機關進一步查明,犯罪嫌疑人彭某通過網路多次向陳某犯罪團夥售賣非實名手機卡,供犯罪團夥作案使用。目前,以上8名犯罪嫌疑每人平均已被抓獲。

  警方提醒

  多家涉個人資訊網站存在洩露風險

  據廣東網警“安網2016”網路安全專項治理行動此前排查發現,資訊洩露類等漏洞是主要隱患類型,而醫療衛生、教育、事業單位是隱患多發的主體。在最新一期的排查中發現省內多家網站被惡意篡改頁面,其中包含某人才網、某教育資訊網、某技術學校等網站,不法分子通過網站漏洞或其他途徑對網站內容進行篡改。在此前對某市醫療衛生行業的網站進行重點抽樣監測中,曾發現多家醫療單位網站存在安全隱患。這些單位網站存在的問題主要是SQL注入、XSS注入、代碼執行、資訊洩露等高危型風險,攻擊者在網際網路上可直接對網站進行攻擊,獲取網站敏感資訊和高級許可權。

  廣東網警在排查中還曾經發現省內某民航客戶資料錄入系統存在漏洞隱患。利用該漏洞可以直接通過萬能密碼繞過登錄驗證,並通過客戶資訊查詢功能中獲取所有客戶個人詳細資訊。據悉,這些隱患已全部通報相關行業和單位整改。

  山東宋振寧案

  偽裝基站:利用“偽基站”發送詐騙短信 誘騙受害人轉賬

  詐騙手段

  利用短信引誘受害人打電話 進一步誘騙其轉賬

  8月12日,山東理工大學學生宋振寧被不法分子以銀行卡扣繳年費、身份被冒用等虛假理由騙走1996元。案發後,經公安機關偵查,查明該團夥主犯上官某指使李某、劉某、李某某等人利用“偽基站”發送詐騙短信,在受害人收到短信後打電話聯繫時,以各種藉口誘騙受害人向指定賬戶轉賬。目前,上述4人和其他涉案的10名犯罪嫌疑每人平均已被抓獲。

  公安部有關負責人表示,電信網路詐騙犯罪嚴重侵害群眾財産權益,嚴重影響群眾安全感,廣大群眾對此類犯罪深惡痛絕。公安機關將以對黨和人民高度負責的態度,會同相關部門持續加大依法打擊治理力度,全面落實綜合防控措施,堅決遏制電信網路詐騙犯罪高發勢頭。同時,針對此類犯罪新動向、新特點,加強部門間協作配合,深入開展重點地區整治,著力提升打擊能力水準,不斷提高群眾防範意識,切實維護人民群眾財産安全和合法權益。

[責任編輯:尹賽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