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大陸  >   社會

湖北一女士賣房後名下多出一套房 官方:小區改名

2016年09月07日 09:26:04  來源:長江日報
字號:    

  (原標題:賣房後名下竟多出另一套房)

  名下的房子早已過戶,誰料上網查詢發現,自己還有另外一套房的備案資訊,對於這樣的結果,市民徐女士不知該喜該憂。昨天,徐女士在武漢晚報記者陪同下,幾經輾轉,終於確信:這兩套房子其實是同一套,只是小區改名後網上資訊未關聯起來,並不影響再在武漢買房。

  賣房後名下多出一套房

  位於武昌區團結大道的麗華苑小區是武漢市首個經濟適用房小區,2007年,徐女士通過搖號購得其中一套,在該小區一住就是10年。今年4月,徐女士將這套房屋出售,房屋産權過戶給了他人。前不久,徐女士閒來無事,打算上房管局網站查詢一下自己的個人資訊,誰料查詢的結果令她大吃一驚。

  “麗華苑那套房子的確登出了,但是卻多出了一套鶴景苑小區房屋的備案資訊。”徐女士仔細查看後發現,雖然兩套房所屬的小區名字不同,但是所在的樓層及房號均一致,面積也僅存在微小差異。對於這一點結果,徐女士很不理解,本來她名下已經無房,如果再買房可以按首套房的政策購買;如今多出一套莫須有的房子,肯定會對以後買房有影響。

  9月5日下午,徐女士來到麗華苑小區,跟一些樓下納涼的業主談及此事後,大家立即炸開了鍋。原來,小區6至15棟均是同一批交房,大家都開始擔心遇到同樣的問題。業主張女士告訴武漢晚報記者,最初購房時合同上寫的名字就叫鶴景苑,後來辦證的時候不知道為何成了麗華苑,一套房子有了兩個名字,所以她懷疑大家都會存在徐女士這種情況。

  對此,該小區物業工作人員説,如果合同上寫的是鶴景苑小區,那麼房産證上面應該也叫鶴景苑,至於房産證上為何叫麗華苑,他們也不太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小區就叫麗華苑。

  備案資訊不影響買房

  隨後,武漢晚報記者陪同徐女士來到洪山區房管局,該局辦公室工作人員説,這個小區是2009年從武昌區轉過來的項目,當時證已經辦完了,所以洪山區房管局並不知道前面有什麼問題。不過,經過檔案室工作人員耐心查詢,他們發現徐女士的問題其實並不複雜。

  “她名下麗華苑的這套房子已經登出了,下面這個鶴景苑的房子是備案資訊,跟房屋登記資訊是兩碼事,備案資訊是不可登出的,也不會影響她在武漢市買房。”檔案室科員張可可説,之所以出現兩個不同名字,是因為小區在備案後改了名,所以辦證的名字與備案資訊不同,而且這兩條資訊沒有關聯起來,所以查詢的時候會産生異議。

  實際上,在原始的備案資訊裏,開發商曾對改名這一情況作了情況説明。原來,這個經濟適用房小區原先是由兩家開發商共同開發,中山公司開發的1至5號樓稱麗華苑,中大公司6至15號樓叫鶴景苑。後來,中山公司將1至5號樓整體轉讓給了中大公司。之後,中大公司按照麗華苑的項目名稱統一辦理房産證。

  儘管消除了顧慮,但徐女士還是不太放心,想儘快將這兩個資訊關聯起來。在洪山區房管局及市房管局的現場協調下,徐女士拿到了相關證明“到市局可以直接做異議復查,市局會根據她提交的這些材料,更改她的查詢結果,以後應該不會有什麼困擾。”張可可説。            

[責任編輯:王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