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大陸  >   社會

女子借下80元救命錢 苦尋恩人51年萬元謝恩

2016年09月05日 09:27:27  來源:成都商報
字號:    

  8月29日,尹興珍(前左)與成聖金(後)及其老伴合影 受訪者供圖

  原標題:女子借下80元救命錢 苦尋恩人51年萬元謝恩

  火車上萍水相逢

  1964年,在新疆當兵的成聖金和嫁到內蒙古的尹興珍相識在北京開往齊齊哈爾的火車上,旅途匆匆,他們只有一面之緣。交談投緣,他們互留地址,有了書信聯繫。

  一封信慷慨解囊

  1965年,尹興珍的父親生病,一籌莫展之下,她向成聖金寫信求助,成聖金給她寄去了80元錢,這相當於他一年多的補貼。

  51年銘記恩情

  後來,尹興珍與成聖金失去了聯繫。她一直記著借錢的事,多方找尋成聖金。“必須要快點找到,萬一我或者他去世了,就不能親口説謝謝。”

  8月29日,76歲的尹興珍帶著一萬元前往成都郫縣,她要了卻多年來的夙願——找到50多年前幫助她的恩人成聖金,並向他當面致謝。

  1964年尹興珍在火車上結識成聖金,互留了地址。1965年,尹興珍的父親患病住院,僅有一面之緣的成聖金給她寄去了相當於自己一年多補貼收入的80元錢,這筆救命錢讓尹興珍一家渡過難關。

  尹興珍至今感激:“50多年了,當年雪中送炭的那一幕無法忘懷”。

  最讓她高興的是,時隔51年,當年的恩人找到了!

  借錢

  51年前恩人借80元救命錢

  “非常高興,找到了失去聯繫50年的恩人!”8月29日,德陽市民廖艷芝在朋友圈寫道。

  廖艷芝的母親尹興珍是德陽市旌陽區孟家鎮人,後來嫁到內蒙古,1964年底,24歲的尹興珍帶著大女兒從北京趕火車前往齊齊哈爾,座位對面坐著一位當兵的小夥子,攀談得知,對方名叫成聖金,是重慶奉節人,到新疆當兵,因交談投緣,二人互留了地址。

  1965年,成聖金從新疆的克拉瑪依油田給尹興珍寄去了一封信,雙方就此有了聯繫。

  同年,尹興珍的父親生病,面對120元的醫藥費,一家人一籌莫展。最終,尹興珍給成聖金寫了一封求助信,每月只有6元補貼的成聖金收到信件後,給尹興珍寄去了80元錢,這相當於他一年多的補貼。

  “這筆錢為我們家解了燃眉之急,我外公要是沒有這筆錢救治,後果不敢想像。”尹興珍的女兒廖艷芝説,有了這筆錢,外公治好了病,活到90多歲去世,直到去世前老人都一直惦記著這位素未謀面的“恩人”。

  後來由於搬家等原因,尹興珍將成聖金的信件全部丟失,從此沒了成聖金的地址,加之當時尹興珍與丈夫的經濟條件較差,沒錢還,但是,尹興珍沒有忘記這份恩情。

  尋找

  記憶有誤找人一波三折

  1986年,回到德陽定居的尹興珍一直記著借錢的事。一有人去新疆,尹興珍就託人打聽成聖金的下落。然而,多年過去,一直沒有消息。

  “隨著年齡增大,我媽媽更加期盼找到恩人,她擔心萬一那天她過世了,或者恩人過世了,就無法親口説謝謝。”廖艷芝介紹,因為母親年齡大了,尋找成聖金主要由她來負責。

  由於信件丟失,成聖金的地址和名字只能靠尹興珍回憶,但她誤認為“恩人”的地址為“伊利油田85號信箱”,其實是“克拉瑪依油田85號信箱”;“恩人”的名字本為“成聖金”,尹興珍記成了“陳聖金”。

  因為資訊有誤,他們一直沒有找到人。

  今年5月,尹興珍翻看老照片時,忽然看到一張“恩人”的照片,併發現名字是“成聖金”。

  於是,廖艷芝繼續委託新疆的朋友尋人。8月19日,一位朋友傳來好消息,有一名80多歲的老人“成聖金”祖籍重慶奉節,居住地為新疆澤普縣。隨後,另一位朋友進一步確認了相關資訊,“成叔叔已經搬走了,不住在新疆。”

  8月29日,負責尋人的朋友聯繫上了成聖金的大女兒。令人高興的是,成聖金不僅健在,而且就住郫縣天山小區,這個小區是克拉瑪依油田的一個生活基地。

  感恩

  找到恩人,拿出萬元致謝

  “找到恩人後,我媽喜出望外,從來沒有看到她這麼開心過。”廖艷芝説,聯繫到成聖金已經是下午,母親執意當晚到成都致謝。

  8月29日晚上,在郫縣天山小區樓下,接到電話的成聖金老人下樓迎接尹興珍,久未謀面的老朋友高興地握手。

  “成大哥,終於找到你了。”尹興珍有些激動。

  “你還是老樣子,一直沒有變。”成聖金説。

  廖艷芝説,當天,她和母親攜帶了1萬元現金對成聖金當年的救命之恩表示感謝,但成聖金一家堅決推辭,“推辭了4次,我媽都要生氣了,要他必須收下,最終成叔叔才勉強收下了錢。”

  談及51年前借錢一事,成聖金並不願意多説。他説那個年代的人,特別重感情,只要覺得是對的事情,就應該去做。“當時我一個月補貼是6元錢,尹興珍遇到困難給我寫信求助,我就給她寄了80元錢。這個真沒啥,我沒想著要人家回報。”

  這一席話讓尹興珍母女更加感動,廖艷芝説:“成叔今年80歲,養育了7個子女,最小的孩子身患重病,一家人經濟並不寬裕。成叔要是想找我們,肯定找得到,但他並沒有想過要回報。”

  “我媽媽説找到成叔叔,了卻了她一樁縈繞半個多世紀的心願。今後,我們會像親戚一樣,經常和成叔叔走動。”廖艷芝説。

[責任編輯:郭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