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大陸  >   社會

洛陽超三成冷凍胚胎“無主”是扔是留遇尷尬

2016年09月03日 04:29:31  來源:央廣網
字號:    

  央廣網洛陽9月2日消息(河南臺記者曹博淳 鄭賢明)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在科幻電影中人們經常可以看到將人冷凍起來,多年後再解凍,人還能完好無損。在現實當中,這種技術暫時還沒有,但是有一個類似的技術,那就是通過解凍胚胎的方式做試管嬰兒,這種方式不僅可以保留胚胎的品質,還可以減少想要孩子的人的痛苦。

  伴隨著二孩政策的放開,解凍胚胎的數量也在增加。但是記者日前從河南洛陽多家醫院了解到,洛陽全市超過2萬個冷凍胚胎當中,超過三成因聯繫不到當事人成了“無主胚胎”。一個胚胎就可能孕育一個生命,如果長期聯繫不到主人,他們會被怎樣處理?醫院的尷尬又該如何破解?

  記者在洛陽市婦幼保健中心生殖研究所的墻壁上看到一長串的人名,都是以一對對夫妻的編排方式,人名後面還帶著編號,不少夫妻的名字後面還特別加了標注。洛陽市婦幼保健中心生殖研究所胚胎實驗室主治醫生李靜告訴記者:這些名字都是長期欠費的無主胚胎的保存者名字,目前他們研究所的胚胎存量已經超過一萬個,其中欠費量達到30%以上,“我們現在一共是有十幾個液氮罐,現在那個屋子放液氮罐已經放不下啦,我們現在大概每三個月要增加一個新的液氮罐。”

  據了解,從2000年洛陽市首例試管嬰兒成功至今,全市冷凍胚胎已經超過2萬個,然而記者調查發現:在這些冷凍胚胎中,目前超過三成的都因為長期欠費或者聯繫不到當事人,成了無主胚胎。根據衛生部頒布的《人類輔助生殖技術倫理原則》這部行政法規規定:患者的配子和胚胎在未徵得其知情同意情況下,不得進行任何處理,更不得進行買賣。越來越多的無主胚胎,對於醫院來説,既是一個經濟難題,更是一個社會難題。洛陽市婦幼保健中心生殖研究所胚胎實驗室主治醫生李靜坦言,“政策方面也沒有給出一個有效的解決辦法,直接把它扔掉倫理上説不過去,但是你保存著吧,又佔地方,又耗人力又耗資金,還是希望:一個是政策方面儘快出臺一個可以參照的標準,多長時間可以去放棄它,再一個的話,也是呼籲病人儘量到期來續費,或者不想要的話儘量能到場,方便銷毀掉。”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