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大陸  >   社會

揭秘婚紗照6大陷阱:樣片美輪美奐 拍完慘不忍睹

2016年08月18日 09:56:54  來源:北京晨報
字號:    

  拍婚紗照原本是一件甜蜜的事兒,但越來越多的新人卻開始為婚紗照發愁。找好婚紗攝影后,很多新人難逃花樣百齣的價格陷阱。不少拍攝機構在原來價格上還需加錢才能完成拍攝,而隱形消費少則幾百元,多則幾千甚至上萬元。更有甚者,新人剛交完錢,商家卻消失了。北京晨報記者日前展開調查,為您揭開婚紗攝影下隱藏的那些貓膩兒。

  陷阱1:

  樣片美輪美奐

  拍完慘不忍睹

  對新人來説,攝影工作室和影樓網站上展示的精美樣片和相冊是個不小的誘惑,然而不少人拿到自己的照片後發現,效果與樣片差距太大。

  記者調查發現,不少婚紗影樓的照片都是從網站上購買的“成品”。一家網店老闆告訴記者,根據不同品質,婚紗照的成品也不一樣價格,便宜的一套幾十塊錢,而貴的則需一千多元。

  “如果樣片很漂亮,顧客就會有一種心理,覺得這家影樓很專業,自己也可拍成和樣片一樣的效果。商家一般都不會把真正的顧客照片放在展示樣片中。而是會專門花錢購買專業模特拍攝的婚紗樣片來展示。”店家稱,顧客的照片再怎麼精修,和專業模特拍出來的照片還是有差距的。“也就是為什麼有些顧客轉的婚紗影樓多了,會感覺一些樣片很熟,甚至曾經見過。”

  支招:

  今年31歲的小梅是一家婚紗攝影的客戶經理,此前她做了4年銷售人員,對於如何從客戶兜裏“掏錢”,她表示早已經深諳其中訣竅。她告訴記者,想要防止這樣的情況也不難。“顧客在選擇影樓時,不僅要銷售人員給你拿出來的樣片和樣冊,還要看客片和他們的真正産品,也就是顧客拍出來的原片和修後的照片。通過真正産品的對比,來確定這家影樓的品質,看是否和自己內心期待的效果相符合。”

  陷阱2:

  選片各種追加

  修圖升級加錢

  想要相片效果好,修圖和排版是不可缺少的一步,尤其是一些對照片有特殊要求的顧客,更是看重修圖這個環節,一些商家卻借此加價斂財。

  記者探訪發現,在選片階段,影樓會用多種藉口,讓顧客儘量多保留住照片,進而加錢。在採訪中,大部分顧客會認為婚紗照是自己一生的珍貴記憶,捨不得刪掉超額部分,就會自願加錢。記者發現,在選片過程中,銷售人員不會硬性規定消費項目,而是不斷誇獎照片拍得好,或推薦一些修圖模板。同時,勸顧客升級産品或多保留照片。最後,顧客就不知不覺多花了很多錢。

  支招:

  從事婚紗人物攝影已有7年的濤子,對於拍攝中和拍攝後存在的“陷阱”,他自稱再清楚不過。濤子説,目前絕大部分影樓都會將全部原片給顧客,顧客可將喜歡的照片原片送至專門的修圖公司,告訴他們修圖要求後,可很快拿到修好的樣片。“修圖公司做一張照片的價格很便宜,大部分在20元以下,而且他們的速度很快,完全沒有必要讓影樓精修。”

  陷阱3:

  免費化粧品差

  想用好的掏錢

  在拍攝婚紗照准備工作中,化粧是至關重要的一步。雖然一些影樓自稱提供免費化粧和修容。但在此過程中卻使盡手段在化粧品、化粧工具上增加費用,讓顧客感覺有些“防不勝防”。

  影樓在化粧時一般都會分為普通套餐和高級套餐。記者探訪發現,一般合同中提供的免費化粧都是使用一些沒有品牌的化粧品和多次利用的化粧工具。記者看到,很多化粧品上面甚至沒有産品標識,化粧師也坦言“品質不怎麼樣”。化粧工具更是滿是油膩,看起來很久沒有清理。而升級的化粧品就好很多,除了有品牌的化粧品外,還有一次性的化粧用具,其中包括化粧液、假睫毛、粉撲等産品。但是這些都需要額外收費,一副假睫毛甚至要收取80元。

  支招:

  小梅告訴記者,如果想要避免這些,顧客完全可以從家中將平時使用的化粧品帶去,要求化粧師使用自帶的化粧品進行化粧,這樣不僅産品安全有保障,還更衛生。

  陷阱4:

  婚博會交訂金

  商家跑路關門

  琳瑯滿目的商品,一家比一家精美的樣片和相冊,讓人難以拒絕的熱情服務和推銷,每年舉行的婚博會已經成為很多新人選擇婚紗的所在。但近來,預訂婚紗後,商家跑路卻也成為很多新人的噩夢。

  記者在走訪中發現,很多新人都遭遇到了婚博會上找婚紗攝影,交訂金後商家玩消失的情況。有的新人在交錢後,商家甚至沒有給他們預約拍攝時間就關門。更有新人浪費時間去拍照片,到最後卻沒有拿到照片。記者通過搜索發現,參加婚博會的多家跑路婚紗攝影樓都沒營業執照,很多只是在婚博會前成立一個團隊專門去現場招攬顧客,收錢後便溜之大吉。而顧客一般只存有商家聯繫人電話,甚至有些人連商家地址都不清楚。

  支招:

  濤子説,想要分辨婚博會上的婚紗攝影是否“靠譜”,其實也很簡單。“一般情況下,婚博會上的商家都會讓顧客先交納訂金,有些甚至要求交納全款。建議顧客最好看到他們的實體店和設備服裝後再交。此外,在簽訂合同前,顧客也可先要求查看營業執照等證件,以確保安全。”

  陷阱5:

  想拍指定場景

  還得額外交費

  素凈的韓式內景、一片美麗的薰衣草花園,好照片的形成少不了一個漂亮的場景。近來流行的韓式風格、薰衣草莊園等拍攝景點,都是新人們的熱門選擇。因為預約火爆,這些場景在拍照時竟還要額外收費。

  在拍照時,一些影樓會有多個佈置好的內景室供新人選擇,但根據室內布景的精美程度和火爆程度,額外增加費用。“像是滿是紙玫瑰的屋子,我們準備就需要比別的房間多花幾倍的時間和精力,而且紙花不好打理,在拍照期間很容易破損。我們增加費用也是無可厚非的。”記者探訪中,銷售人員稱,像是預約火爆的薰衣草花園等外景地因為需要多名工作人員外出陪同,也需要加錢。“當然都是自願的,如果不願意,可以不去。”

  支招:

  濤子告訴記者,其中室內室外的場景並沒有銷售員説的那麼重要。“現在修圖技術那麼發達,只要有一個大概場景,通過後期製作,都可以達到比真實場景更漂亮的效果。新人只需在後期修圖時,和攝影師説明自己的想法,就能拿到滿意的圖片,沒有必要多加錢換場景。”

  陷阱6:

  婚紗分檔次

  升級先加價

  華麗高貴的白色婚紗,是每個新娘夢寐以求的禮服。可是,一件婚紗穿一次拍照半小時就要收幾百元甚至上千元的費用,卻讓不少新人大呼“吃不消”。

  記者探訪發現,幾乎每家影樓都有“升級服裝”這項服務。記者探訪時,影樓員工先向記者強調“升級服裝”本著自願原則,加不加錢都由顧客説了算。但員工會先將記者帶到加價區進行參觀,並鼓勵試穿喜歡的服裝。此後,再到普通區進行挑選。記者發現,加價區的衣服上面鑽飾比較多,看起來比較華麗。如果發現衣服上的飾品有掉落的情況,向工人反映會很快安排人員進行修補,清潔程度也比較好。而普通區的衣服則是多少有些舊,一些衣服甚至有破損和污漬情況。遇到猶豫是否要升級服裝的顧客,員工就會在一旁勸説,讓顧客加價,升級衣服。

  支招:

  可是升級了服裝後,拍照效果真的有提高嗎?小梅説,其實滿是鑽飾的華麗服裝,在拍照時並不能很好地體現。其實婚紗照要挑選衣服,主要還是看款式和顏色。因為照片很少有拍特寫,所以衣服上面的小裝飾其實在後期製作後根本看不出來太大差別。顧客在挑選時,只要選好一件適合自己身材並且乾淨的服裝,就可以拍出很漂亮的照片,根本不需要加錢升級那些鑽飾。

  案例

  定價7799 買單時15000

  今年5月,25歲的小郝和愛人在豐台區一間婚紗攝影樓拍婚紗照。他們定了7799元的套餐,最終卻花了1.5萬元才拿到成品。

  小郝告訴記者,銷售人員介紹了多種婚紗照套係,價格從幾千元到上萬元不等,她選擇了中等偏上的價位。交訂金之前,銷售員告訴小郝拍照的服裝是分區的,“當時我想,普通區有100多套衣服,肯定夠我選了,而且套餐中包括80張精修照片,也應該夠了。”誰知道,拍照當天服務員帶小郝去挑選服裝。她先被帶到二層,“在挑選完畢後,服務員稱這裡是高檔區,她看錯了套餐,帶錯了地方。緊接著把我帶到了一層的普通服裝區。”小郝説,普通區裏的衣服又臟又難看,和高檔區對比十分明顯,於是在服務員“勸説”下,升級了3件衣服,花了2200元。

  到了化粧間,化粧師拿出兩套化粧品讓小郝自己選。其中一套是沒有任何牌子的,另一套則是品牌化粧品。“使用品牌的則要多加300元。我怕過敏,只能多加錢。”化粧進行到一半,化粧師又説因天氣太熱,需要定粧,而一支定粧液要120元,而記者搜索發現,這種定粧液的市場售價貴點的也就三四十元。

  到了選片時,影樓告訴小郝,攝影師拍了200多張照片,她只能從其中選擇80張入相冊。選片時,很多工作人員都稱如果進行修圖效果會非常好,不建議刪除。兩遍選下來,他們只刪除了80張。“沒辦法,我們只能加錢將照片加入精修,這樣一來,又多花了將近5000元,足足比原價貴出將近一倍。”

  不加錢 中途撂挑子

  28歲的小張在拍婚紗照時,更是遇到了讓她難以接受的加價遭遇。小張告訴記者,她是通過微博推送,發現一家在大興薰衣草莊園附近的婚紗攝影機構。誰知道,在半天室內拍攝場景結束後,他們轉戰室外後,攝影師卻撂挑子走人了。

  “就是因為我們不肯加室外攝影的錢,攝影師説懶得和我們廢話,就走了。”小張説,他們夫婦和一名攝影師,一名化粧師還有一名燈光師到了世界公園進行拍攝。剛拍了兩張,攝影師就要求化粧師補粧。“但化粧師稱,我們套餐中不包括跟外景的錢,他跟著來,只是‘觀看’,不是來工作的。要是讓他給我補粧,需要每個場景多加150元。”小張稱,自己堅持不加錢,但是攝影師稱,她和愛人的臉上全是汗滴和油光,導致他無法拍攝。小張稱,因為不肯加錢,攝影師和化粧師“陰陽怪氣”地一唱一合,“他們特別大聲地看著我們説,差這點錢就別照婚紗照之類的。”僵持了一個多小時,小張仍是不肯加錢,攝影師竟然帶著化粧師和燈光師開車從世界公園走了,“當時我和愛人都傻了,我們身上還穿著影樓的衣服,因為交了押金,他們也不怕我們將衣服穿走。”小張和愛人只能在遊人異樣的眼光下,穿著婚紗走到公園門口打車回到影樓。

  “我愛人和他們經理吵了一架,才將外景錢從每個地方150元降到80元,多花了480元。第二天,我們又請了一天假,補了外景。”小張説,拿到成片後第三個星期,她想到影樓去開發票,到了地方卻發現,影樓已經關門。

  機構跑路 耽誤婚期

  今年3月份在北京婚博會上訂購了1.2萬元套餐的李先生則遇到了更讓人氣憤的事情。“我是6月份婚期,3月底訂購的婚紗,原本打算4月份照。誰知道,攝影店老闆卻跑路了。”李先生告訴記者,跑路的公司在婚博上簽下的訂單很多,騙走的錢遠遠不止這些,至少還有幾十對新人被騙。

  李先生稱,他是3月中旬在婚博會現場看到這家公司展臺的,他選擇了總價為1.2萬元的攝影系列,當場就交了3000元的訂金。“工作人員留下我聯繫方式後,説安排好檔期給我打電話,再補齊餘款。”一週後,工作人員聯繫李先生讓他到店商定時間和補餘款。“因為我的婚期比較急,所以希望能儘快拍攝婚紗照。他們當時説給我約在5月初,照完之後精修一週,在5月17日之前給我照片。我覺得時間還可以,就同意了,當場補齊了餘款。”讓李先生沒有想到的是,交錢後,這家公司卻遲遲沒聯繫他。直到5月3日,李先生撥打電話催促拍照事宜時,卻發現電話已經打不通了。

  他覺得事情不對勁兒,趕到攝影公司卻發現,在公司的玻璃門上,一把大鎖橫在門把手上。透過大門看進去,裏面已經是一片狼藉。除此之外,辦公區早已搬空,李先生這時候才發現已經被騙。“損失錢固然可氣,但是最重要的是把我的婚期都耽誤了。”記者搜索發現,在婚博會上被騙的新人不止李先生一人,甚至有人拍完了婚紗照,卻沒拿到照片,攝影機構已經關門。新人不但損失了金錢,更是耽誤了婚期。

  律師提醒

  合同儘量細化 方便事後維權

  北京康普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吳立宏表示,婚慶行業的投訴近年來呈逐漸增加趨勢,這主要是婚紗影樓侵害消費者知情權的問題。《消法》中有規定,消費者享有知悉其購買、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服務的真實情況的權利,即“知情權”。但我國法律中卻對侵害消費者“知情權”沒有具體的處罰規定,而且一些細節問題在法律上也不好界定,才導致了這個行業的潛規則。

  吳律師表示,消費者在與商家簽訂合同時,為保護自身合法權益,要盡可能將合同細化,“比如寫明化粧時要用什麼樣的用品,衣服是什麼樣的,不能口頭承諾,一定要寫在紙上,這樣日後才能有依據。一旦出現問題,也方便消費者維權。”

  很多新人去拍婚紗照,到最終領取照片時,往往會被告知未入冊照片的底片,若需要的話要另外收費。吳律師稱,其實影樓的行為是不合法的,消費者享有自己照片的肖像權,影樓未經消費者同意,佔有其肖像,構成侵權。根據《婚姻慶典服務國家標準》規定,“婚慶行業應將製作的照片、錄影帶、光碟等在規定時間內交付給客戶,而且要一併交出錄製過程中的所有原始資料,包括底片、錄影帶、數位資料等。”北京晨報記者 張靜雅

[責任編輯:王怡然]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