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大陸  >   社會

山寨社團“尿協”遭曝光 “尿友”要求記者道歉

2016年08月17日 11:40:13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本報曾多次報道“中國尿療協會”等“山寨、離岸社團”。製圖:李姿閱

  8月16日,記者對“中國尿療協會”等的追蹤調查報道在人民日報四版刊發,再次引發社會的關注。回顧記者與“尿協”交鋒的這兩年經歷,真是啼笑皆非、感慨良多。

  自從報道批評“中國尿療協會”以來,其會員多次找記者糾纏

  2014年6月27日,記者第一次報道“中國尿療協會”,經調查,該“協會”實質上只是香港一家合夥經營的無限公司,無法人資格,也並不存在“協會”宣稱的政府認定資格。至於尿能否養生,記者當時採訪的專家也都表示,儘管尿可入藥,但把尿作為一種長期服用的防病治病用品或保健品,目前沒有臨床和醫學依據,“使骨骼強壯、可治甲亢治胃病、可美容美發”等亦無依據。

  自第一次採訪報道“中國尿療協會”開始,記者就多次接到“尿友”電話,要求記者就批評“中國尿療協會”向其道歉。就在今年2月份,一位自稱是武漢某市直單位退休的老先生,連續3天打了四五次電話要求和記者見面,極力維護“尿協”。

  “尿療”求證自此成為記者的一個關注點。兩年多來,幾乎每次到醫院採訪,記者都會提及“尿療”。不管是中醫還是西醫,所有醫生都不認為“尿療”有任何科學價值。多位專家醫生認為,所謂“尿療”治好病的案例,很大可能是其他因素的作用,不能證明“尿療”有效。

  事實上,關於“尿療”和“中國尿療協會”的討論,也是科普的機會。在網路上,每次“尿協”“尿療”報道出爐,總能引起關注,絕大多數網友都認為“尿療”是荒唐的,這實際上起到了充分討論和科學普及的作用。

  “尿協”未因曝光而受到影響或變得低調,反而愈加活躍

  因採訪原因,記者此前曾加入了一個“尿療”QQ群。兩年來,“中國尿療協會”和這個QQ群並沒有因為媒體曝光而受到影響,或者變得低調,反而愈加活躍。記者“潛伏”的這個QQ群,幾乎每天都有新人加入,成員將近900人,來自全國各地。記者常常驚詫於此群的討論熱度:新進群人員詢問“尿療”是否有效,不久即有老成員回復“喝了自然知道”;在群文件中,有很多關於“尿療”的所謂“感受”“經驗”“指南”的文檔、視頻以及“尿療協會”聚會照片。

  其實,不僅是QQ群,在某門戶網站,一位叫“君蘭的部落格”的博主,原創、轉載了大量有關“尿療”的文章,並且以“尿療視頻”“尿療書刊”“尿療案例”等進行了仔細分類。部落格內有合影照片顯示,去年5月,“中國尿療協會”在天津召開了“學術研討會”,參會人員有50多人。

  今年3月份,民政部公佈了首批203家“山寨、離岸社團”名單,“中國尿療協會”赫然在列。然而遺憾的是,這並未影響到這群人。

  讓飽受病痛折磨的老年人迷信並採用“尿療”,是極不負責的

  據記者了解,嘗試“尿療”的,絕大多數都是已經退休而又久病不愈的老年人。兩年多來,多次與同行交流“尿療”這個案例,也有人説,他們愛喝就喝,反正也沒干擾別人,不必去管。但記者始終認為,讓飽受病痛折磨的老年人迷信並採用“尿療”,是極不負責的。

  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我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已達2.2億。醫療技術不可能包治百病,每一個人也終將會老去。可不管是誰,都有權利享受有尊嚴的醫療服務,而不是被欺騙、誘導,甚至誤入歧途。從這個角度來説,叫醒今天採取“尿療”的“他們”,就是保護明天的“我們”。

[責任編輯:張曉靜]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