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大陸  >   社會

季承訴北大原物返還案敗訴 法院:季羨林本人也無權撤捐

2016年08月16日 13:54:54  來源:央廣網
字號:    

  央廣網北京8月16日消息(記者孫瑩)國學大師季羨林之子季承訴北京大學原物返還案,今天上午在北京一中院一審宣判,季承一審敗訴,訴訟費54萬由季承承擔。法院認為,季承作為季羨林全權委託人,有權提起本案訴訟,但是,法院認為,即使是季羨林本人也無權要求撤銷捐贈,生前也沒有明確撤回捐贈的意願,所以駁回了季承的訴求。

  這起案件涉及已故國學大師季羨林存在北大圖書館內的藏書、手稿、古今字畫等珍貴文物649件,標的高達一個億。季承説,這些文物只是由北大保存,並非捐贈,要求北大原物返還。而北大方強調,2001年7月6號,季羨林與北京大學簽訂捐贈協議,約定將14類藏書、手稿、古今字畫等珍貴文物分批捐贈。

  2009年7月11日,被稱為國學大師、學界泰斗、國寶的北大終身教授季羨林去逝,享年98歲。先生走後,“故居被盜案” “季羨林外孫訴舅舅季承財産分割案” “季承訴北京大學原物返還案”……,可謂案中有案。今年6月12日,北京一中院對季羨林古籍文物被盜一案進行了宣判,主犯王如被判5年有期徒刑,從犯季羨林的管家方鹹如被判3年有期徒刑,緩期5年。

  2016年3月,北京一中院的法官與季承、北京大學雙方一起對北京大學圖書館裏保存的季羨林留下的書籍文物進行了勘驗。

  審判長:“今年3月,我們組織雙方在北京大學圖書館做過一次勘驗,雙方也都核實清楚了,確實是649件。

  季承的訴求就是把649件物品都交給自己處理,他向法庭提交的關鍵證據是他的父親在2008年12月曾書囑“我已經捐贈北大一百二十萬元,今後不再進行捐贈”、“原來保存在北大圖書館裏的書籍文物只是保存而已,我從來沒有説過全部捐贈”。季承還向法庭提交了季羨林書寫時拍攝的視頻。

  季承律師:“季羨林給季承書寫的:全權委託我的兒子季承全權處理有關我的一切事物,這個‘物’是物品的物,指物權、還有一個‘務’,任務的務。那麼在本案中,原告擁有對涉案財産的全權處分權,還有本案的訴訟管理權。”

  北京大學向法庭提交的關鍵證據是:2001年7月6日季羨林與北京大學簽訂一份捐贈協議書。協議書中約定:將屬於季羨林個人所藏的書籍、著作、手稿、照片、字畫以及其他物品捐贈給北京大學,贈品清單于2002年3月1日以前由贈與人交付受贈與人;贈品將分批分期由贈與人移交受贈與人指定的北京大學圖書館,直到本協議所列全部贈品移交完畢。強調,季羨林先生沒有撤銷《捐贈協議》的行為,季承提出“返還原物主張”沒有依據。

  北大代理人:本案中的基本事實就是,北京大學是和季老之間簽訂有捐贈協議,並且本案所爭議的這些物品都在捐贈協議範圍內,由北京大學合法佔有。因此,這些物品的所有權已經歸屬於北大,本案的原告是無權向北大主張返還的。

  休庭期間,季承向媒體表示,他要求返還涉案物品的目的是想建基金會:“我現在先主張,把東西還給我,原物返還,就是你交給我,我有所有權,由我來處理,處理的辦法之一就是設立一個基金,有一個季羨林獎,就象諾貝爾獎一樣,諾貝爾有個將近委員會,有個諾貝爾獎,我們的獎是獎人文科學的。”

  下一頁【延伸閱讀:季羨林之子訴北大原物返還案一審敗訴 當庭表示上訴】

  

[責任編輯:王怡然]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