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公司與學生簽的合同
培訓公司出具的書面説明
借貸平臺顯示的購買記錄
近日,大連部分高校多名學生反映,大連某家培訓公司用校園貸騙數百名學生後失聯。原本按照協議,學生通過校園貸平臺購買公司培訓課程,該公司會提供獎學金讓他們還款,但從今年5月起,該公司停止匯款並失聯。
北京青年報記者在調查中發現,該公司曾和部分高校簽訂過聯合培養協議,並在學校設有選修課。針對學生被騙的情況,大連部分高校相關工作人員表示,學校領導一直在研究解決,目前警方也在調查此事。
事件
學生網上借貸即可獲免費培訓
李磊(化名)是大連工業大學一名大二學生。據他介紹,大一時一家名為“久英材人力資源服務有限公司”的培訓機構在學校舉辦演講,宣傳該公司培訓課。李磊告訴北青報記者,很多同學都報名參加了這個公司的培訓課程。
2015年7月,李磊和該公司簽訂了合同,培訓課程的費用一共為4700元。不過,久英材提出,他們可以提供無償培訓,前提是同學們和校園借貸平臺簽訂合同,借出來的錢購買久英材的培訓課。之後,公司會以獎學金的方式,把錢打給他們還分期的錢。
“這些錢直接給公司了,我們沒有經手,都沒有看到這些錢。”李磊告訴北青報記者,他向校園貸平臺借了6000元,分期兩年,過去一年久英材每月都會準時打錢。不過,從2016年5月到現在,該公司已經3個多月沒再匯款,也聯繫不上公司負責人。
碰到同樣情況的還有遼寧對外經貿學院的同學。該校一位大三學生陳雪(化名)告訴北青報記者,她也是在學校推薦的宣傳講座上知道了久英材這家公司。講座結束後,有部分同學當場就報名了該公司的培訓課程。
陳雪回憶稱,2015年12月16日,她在學校與久英材簽訂了“大學生實訓服務協議”,並向該公司的工作人員提供了學信網賬號、身份證以及學生證正反面照片,簽署了校園貸分期服務合同。但從今年5月起,該公司停止匯款,也無法聯繫到該公司人員。
失聯
欠款或超百萬被騙人數達400多人
北青報記者了解到,和該公司簽訂合同的學生超過400人。據陳雪介紹,她和其他高校的學生代表對受騙情況進行了初步統計,大連工業大學涉及的學生超過200人,遼寧對外經貿學院則超過了160人,其他三四所高校的學生加起來至少有50人,欠款金額超百萬,“這還是不完全統計”。
久英材公司停止匯款後,他們曾試圖聯繫該公司的培訓老師。陳雪説,其中一位姓丁的老師告訴他們,由於公司內部人事變動,影響到獎學金髮放,但不會出現長期拖欠。但之後再聯繫該老師時,對方電話一直無人接聽。
據多位同學回憶,今年5月28日,久英材公司相關負責人主動聯繫上他們,表示會在第二天舉行見面會。各個學校同學在微信群裏商量後,最後派出幾位學生代表和他們進行商討。其中一位學生代表回憶説,見面會上,久英材的法人代表並未露面,而是通過電話和對方進行了溝通。
經過多番協商,當晚久英材給出了一份書面通知。這份蓋有久英材公章的通知顯示,久英材承認學生“以大學生分期的方式購買了久英材的服務産品,並以久英材提供的獎學金作為主要的還款來源償還分期”。久英材表示,11月30日之前,由於公司進行內部業務調整,導致獎學金無法正常發放。久英材承諾,在此期間會和分期機構協商,允許學生暫停幾期還款。
不過,多位學生表示,分期平臺並未通知他們可以暫停還款,他們試圖再次聯繫久英材,但一直聯繫不上。昨日,北青報記者多次撥打該公司的聯繫電話,一直無法接通,同時學生提供的公司法人代表手機號也無人接聽。
調查
曾與學校簽訂協議並設有選修課
多位同學告訴北青報記者,久英材和學校存在合作關係,宣傳講座上有學校老師全程監製,培訓課的地點也都在學校自己的教學樓。
大連工業大學多位同學表示,久英材還曾在學校開設過一年的選修課,課程名稱為“全景職場”。一位大二同學表示,如果久英材沒在學校開設選修課,很多同學也不會報這個培訓課程,“因為不知道靠不靠譜,但開了選修課我們自然就相信他們了。”
遼寧對外經貿學院的同學則表示,該公司宣傳時自稱和學校是合作夥伴關係,課程安排也是由學校監製管理。同時,北青報記者在該校網站上查詢發現,一則發佈于2015年6月24日的新聞顯示,該校外國語學院與大連久英材人力資源服務有限公司曾簽訂了聯合培養框架協議。
昨日下午,北青報記者致電遼寧對外經貿學院,其外國語學院相關負責人對此回應稱,當時和久英材簽署培養協議時,並不知道該公司會和學生簽署這樣的合同,“這是他們私下做的,用教室也沒有經過我們允許。”該負責人表示,學校一直在積極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學生也報警了,現在是警方在處理這件事,我們也在為學生提供法律諮詢。”
同時,北青報記者試圖聯繫大連工業大學,但其院辦和黨委辦公室電話無人接聽,隨後通過該校同學聯繫到一位輔導員。該老師對此回應説,學校領導一直在研究解決這件事,目前警方也在調查此事。
平臺
本月底之前不會向學生催繳貸款
北青報記者了解到,和久英材合作的校園借貸平臺主要有3家。針對借貸平臺和久英材的合作事宜,北青報記者試圖聯繫這幾家平臺負責人。
其中一家分期平臺的銷售總監楊先生向北青報記者表示,該分期平臺與久英材公司合作時間是2015年年末到2016年2月的3個月左右,在審核其基本資料時沒有發現問題,“我們和久英材是普通合作關係,對他們的詐騙行為毫不知情。”
楊先生表示,他們只是為這些學生提供分期付款的服務,並不知道久英材公司和學生約定會把培訓費以獎學金方式返還。出事之後,該分期平臺成立了應急小組,現在已經和資金方達成協定,會把學生們的貸款延展,並承諾在今年8月31日之前不會向學生催繳貸款。
另一家分期平臺負責人則表示,現在警方已經在處理這件事情,公司會積極配合警方調查。昨日下午,北青報記者多次致電大連中山區公安分局,詢問此事調查進展,但對方一直無人接聽電話。
本版文/本報記者 周丹 實習記者 王均竹 程思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