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大陸  >   社會

立體車庫那麼難建?昆明規劃上百建成寥寥無幾

2016年07月26日 14:44:18  來源:雲南網
字號:    

  小區裏的立體車庫

  停車難是老小區的一大頑疾,要解決這一問題,建立體車庫無疑是一劑良方。不過昆明千禧龍庭小區業委會提出建立體車庫卻遭到業主反對而叫停,原因是建立體車庫要佔用部分綠化景觀。事實上,昆明市曾規劃在老小區建立體車庫,但真正建成的寥寥無幾,大多因選址難、土地産權糾葛、審批手續繁複等問題被擱置。

  尷尬現狀

  看起來很美卻老“卡殼”

  老小區停車有多難?以曙光小區為例,該小區有5400多住戶,平時需停放的車輛約3000輛,但只有2000多個停車位。金實小區,目前已發展到五六輛車搶一個車位的地步。

  很多老小區沒有地下車位,要解決停車難,似乎唯一的辦法就是建立體車庫,但建立體車庫,並非易事。

  記者日前走訪了千禧龍庭小區、曙光小區、大樹營小區、金實小區、江岸小區等幾個有代表性的老小區,每個小區都存在停車難問題,但這些小區均未建成立體車庫,原因多數都卡在場地問題上。

  曙光小區居民多次反映停車位緊缺的問題,國資委也來過小區劃過停車位,但停車難問題始終沒有解決。“我們也考慮過建立體車庫,但若動用小區綠化帶,大多數居民都反對。”曙光小區社區服務處相關負責人説。

  千禧龍庭小區建立體車庫計劃剛提出就面臨“流産”。“我們當初買這裡的房子就是衝著綠化和環境的,要拆除綠化我們肯定不同意。”業主王先生説,如果通過犧牲綠化、降低生活品質來實現,他不願意。

  金實小區周邊有一個1000平方米左右的停車場,但上空佈滿高壓線,根本達不到建立體車庫的要求。

  擱淺的“滿天星”計劃

  昆明第一個立體車庫出現在省第一人民醫院。這個2009年投用的車庫,投建方為昆明市傑構停車場建設有限公司。當時該公司考察了昆明市區的情況,擬定了“滿天星”發展計劃,準備利用邊角地塊,見縫插針地發展立體車庫。不過,首個立體車庫完工後,“滿天星”計劃再無進展。

  2012年,昆明出臺《昆明市立體停車場佈局規劃》,確立商業區和小區按照1:1.2的車輛和泊位比例來規劃新增車位數,新小區除滿足自身車輛的停放外,還要拿出20%來滿足外來需求。當時,還明確表示曙光小區、新迎小區等老小區將規劃建立體車庫。

  但時至今日,真正建成立體車庫的小區寥寥無幾,記者調查走訪的小區中,僅月牙塘小區真正建成。

  三座大山産權歸誰?

  有媒體曾報道,2011年昆明市交運局牽頭規劃立體車庫,當時全市大約有100塊空地基本確定建設立體車庫。後來,按照月牙塘小區立體車庫的審批程式來衡量,100塊空地大約只有兩三塊符合條件,比如大樹營小區雖有3畝多空地,但把消防通道、採光空地、綠化用地留出後,基本上就建不了幾個車位。因此,大樹營小區立體車庫計劃也“流産”了。

  即便能找到場地,産權問題依然是攔路石。很多小區空地要麼屬於全體業主所有,要麼歸開發商所有,還有的是私人産權。在這種情形下,要建立體車庫無疑會面臨産權之爭以及利益分配問題。比如江岸小區,唯一的空地正在施工,但由於這塊空地産權不屬於小區,雖然以前曾暫時作為停車場地,但今後要建成酒店。

  即便是月牙塘小區,在立體車庫選址時也曾經歷了一場土地産權之爭。月牙塘小區是昆明市市級機關事務管理局組織建設的福利房小區,有2114戶住戶,在小區立體車庫建設之初,不少業主堅持認為産權應屬於全體業主,有業主曾提出,既然佔用小區用地建立體停車場,沒理由再向業主收停車費。而事實上,該小區停車庫土地使用權管理單位是昆明市機關事務管理局。

  誰來掏錢?

  拋開場地問題,建立體車庫需要鉅額投資,這筆錢由誰來出?建成後由誰來維護管理?應當按何種標準收費?這些都是不少小區的疑問。

  記者了解到,月牙塘小區的立體車庫由市機關事務管理局出土地,雲南金鑫智慧泊車設備有限公司投資建設,建成的959個立體車位中的180個交給昆明市機關事務管理局,由昆廈物業經營,為來訪車輛、接送學生車輛等提供服務。剩餘的700多個車位出售,價格從5~7萬元不等,由産權單位發放30年使用權證。公司營運30年後,立體車庫無償交給土地提供方。目前,該小區立體車庫80%以上車位已售出。

  但是,月牙塘小區的特殊性,似乎決定了這種模式難以複製。有媒體算過一筆賬,如果按照現有建設規模,雲南金鑫智慧泊車設備有限公司很可能面臨虧損。滇池衛城小區的情況或許也能印證這一觀點,該小區的立體車庫由開發商投資,2010年投用,物業代為管理維護。物業負責人告訴記者,由於立體車庫維護成本較高且投入人力較大,即便使用率達100%,收支也只能持平。

  記者採訪多家業內公司,由於收益低,不少公司對於小區立體車庫並無太大興趣。“從盈利的角度講,我們當然更願意建醫院或商場的立體車庫。”一家公司的負責人向記者介紹。

  審批太難?

  即便是月牙塘小區,立體車庫項目的審批也並不輕鬆。該項目2011年開始規劃,但經過3年多的時間才通過審批,這3年間共辦了5個證:選址意見書、用地規劃許可證、規劃條件書、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和施工許可證。

  2012年底,企業作為投資方參與建設。2013年11月,項目規劃方案審議通過,但還需補充人防辦行政審批、水務部門節水批復、防震減災部門抗震設防審批意見、環保部門對環境影響情況審批意見以及消防部門關於項目平面圖的審查意見。後來,按照要求必須留出足夠的消防通道,平面圖重新設計,車位從1380個壓縮到959個。2014年7月16日,市機關事務管理局委託雲南大學對項目進行環境影響評估,2014年11月7日完成。

  “立體車庫的審批存在多頭管理的情況,審批時間遠遠超過建設工期。”一家業內公司負責人透露,特別是一些涉及佔用綠地的小區還要經過園林等部門的審批,程式十分複雜。

  春城晚報記者 期俊軍 實習生 陳愛蝶 蔣福琴 文 劉筱慶 攝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