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大陸  >   社會

“鷹爸”何烈勝:要培養13歲上清華的“神童”

2016年07月01日 07:14:00  來源:廣州日報
字號:    

  因“鷹式教育”一舉成名 教育方式飽受爭議

  “鷹爸”何烈勝

  他是“鷹爸”。在他眼裏,成長就是要把孩子逼到極限,置之死地而後生。

  兒子3歲時在紐約零下13攝氏度的雪天中裸跑,4歲參加帆船賽,成為世界年齡最小的國際帆船比賽選手,5歲開飛機,6歲父子倆一起穿越死亡地帶羅布泊,成為世界最小的羅布泊穿越者。

  近年來,“鷹爸”何烈勝因為自己的“鷹式教育”一舉成名,但也飽受爭議。近日,何烈勝把自己8歲的兒子領回家自己教,原因是學校教的知識太淺。一同在他的“鷹爸學堂”上學的,還有全國的8名孩童。而這個學堂的收費達到每月1萬元。

  文/廣州日報記者肖歡歡

  圖/受訪者提供

  “學校學習的知識太淺顯了,純屬浪費時間。”何烈勝對於自己讓正在南京理工大實驗學校讀二年級的兒子“輟學”的決定斬釘截鐵。

  今年8歲的“裸跑弟”何宜德從小被“鷹爸”進行了超前訓練,4歲就開始破格進入小學一年級開始學習,因為超前學習,學校二年級的課程對“裸跑弟”而言太淺,何烈勝覺得這在浪費時間。

  奇葩課程:

  上山砍木頭做陀螺再賣出去

  清晨5時30分,天濛濛亮,8名7到10歲不等的小朋友已經開始在歡快的音樂聲中洗漱。何烈勝的“鷹爸學堂”課程表有些特別,從5時30分起床到晚上8時30分熄燈睡覺,一整天排得滿滿噹噹。每天14節課,上午7節課,下午4節課,晚上2節課。除了正常的語、數、外三門課外,其他的課程也是“腦洞大開”。

  “所有課程都是定制的。有長高課,徒步課,工業科,自然課,冥想課等。在科學課上會教學生鐳射雕刻、3D列印,在手工課上會教學生如何用鐵絲製作成一輛手工自行車。”

  學生們1天4節體育課。早上7時,1個小時、距離4公里的徒步。中午時分,是軍事課。下午3時,遊戲課。晚上8時是長高課。每晚7時30分放學後,回到住宿地方的遊樂場,學生要進行摸高訓練,原地跳起摸桿,每天摸高100次,跳繩300個,拉伸運動50個,然後像猴子一樣雙手吊在單槓上,懸空堅持60秒才算合格。

  學生們還要學習生活技能,比如自己洗衣服和搭配著裝,做簡單的炒飯、下麵條,甚至要學會炒八個簡單的菜。

  何烈勝説,課程重在鍛鍊孩子的動手能力。比如手工課,第一天,兩個小孩配合,把一根斷了的木樁鋸下來,劈成光滑的一段。第二天,要把前一天的木頭做成一個陀螺。第三天,要將這個陀螺起個名,包裝好,拿到小區遊樂場進行表演,最後把它賣掉,把勞動成果換成鈔票。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們既學會了鋸木頭,又學會了製作陀螺,還學會了打陀螺,還學會了銷售。

  “學堂”目標:

  要培養13歲上清華的“神童”

  這8名學生來自廣東、上海等地,根據不同年齡,分成3個年級,老師有12名。按何烈勝的設想,每個班人數不超過18個人。老師來源有兩個,一是有從教經驗的培訓機構老師,二是退休教師和從南京的名校中挖角來的老師。

  學生家長毛麗的兒子之前自製能力較弱,上小學一年級時,到了晚上9時半,還要看電視,家長不給看,他就大吵大鬧。她決定把孩子送到何烈勝這裡試試。僅僅過了一個月,孩子就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對看電視一點也不感興趣了,反倒對手工課“上癮”。

  “學生在我這裡上課1天相當於學校3天。”何烈勝的學堂每天14節課,普通學校就是6節課,並且寒暑假加在一起只放假20天。算下來,每年可比普通學校多出100天學習時間。

  何烈勝起初只是玩票性質。帶了一批學生之後,反響很好,這讓他開始有了一些“野心”:能否通過自己的方式培養一批動手能力強的神童呢?一開始,教學場地在他的家裏,學生越來越多,他公司的會議室、職工活動室,都被拿來做課堂了。

  自從他的“鷹爸課堂”被媒體報道以後,到6月底,“鷹爸學堂”的報名人數約有40人。

  何烈勝最看不起的就是那些把孩子捧在手心的“熊爸”。“很多孩子,年紀輕輕心理就很不健康。”他説,當年自己的孩子從保育箱中抱出來第10天,就堅持讓孩子游泳,水溫控制在25攝氏度。

  “按照我的教育方式,小學課程一年能學完,初中高中三四年能學完,13歲時就能上大學。”何烈勝説,三五年後,中國就會出現一大批少年大學生,13歲就能上大學,並且能上清華、北大等名牌大學,或者上國外的好大學。

  對於很多專家對他這種教育方法的質疑,何烈勝置之一笑。“我開自己的飛機,讓別人走路去吧。”

  對話“鷹爸”:我打孩子也是有規矩的

  記者:學堂的學生參加中考、高考嗎?

  何烈勝:中考不參加,直接參加高考。我的目標是讓他們13歲上大學,並且是上清華、北大之類的好學校。

  記者:你覺得打孩子合適嗎?

  何烈勝:我打孩子也是有規矩的,我是要求嚴厲,不是體罰。我本身不是辦學的,也不是靠這個掙錢。

  記者:之前有考慮過學堂會火嗎?

  何烈勝:之前沒想到。學堂越紅火,説明我們的教育出問題越大。第一,學時太長。小學3年就好了,初中3年,高中2年,幼兒園兩年就行了。幼兒園和小學一起4年比較合適,7歲上初中,十二三歲就可以考大學了。你也知道,現在的大學很多都是混日子,你看澳大利亞,本科和碩士就是“2+1”,我們是“4+3”,研究生就浪費了4年時間。

  第二,學費過高。表面上看,義務教育免費了,但實際上變了個形式而已,學位房現在越來越貴,幾萬塊一平方米,形成惡性迴圈:沒錢的買不起學位房,上不了好學校,想出人頭地更難,有錢人的孩子才有機會接受好的教育。

  第三,只管成績,忽視學生心理健康。現在學生每年都有跳樓的。把一個活生生的年輕生命逼上絕路,我們還不反思嗎?很多學生,才上中學,就有心理疾病。

  記者:把孩子放在家中自己教,不違反義務教育法嗎?

  何烈勝:我又不是不讓孩子讀書,我不讓孩子去學校學習是有理由的。我沒有違法,打個比方,我不想坐免費公交,我想買輛車自己開。如果説義務教育是公交車,貴族學校是打的,我的學堂就是我自己買輛私家車開。第一,家長不違規,沒有讓孩子輟學。第二,我的學堂也不違規,沒有讓孩子失學,成績也沒有掉下來,不會讓孩子不學無術。第三,我辦了營業執照,我也不以營利為目標。

[責任編輯:郭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