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大陸  >   社會

青年白領鍛鍊困擾多 實例告訴你堅持鍛鍊會有什麼改變

2016年06月29日 08:59: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網北京6月29日電(岳川) 傍晚時分,寫字樓仍被燈光點綴,不少青年白領還在加班;寫字樓外,大爺大媽們已開始晚煉,跳起了廣場舞。這樣的場景,正頻繁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

  日前官方數據顯示,從2007到2014的七年間,中國經常參加體育鍛鍊人口比例提高了5.7個百分點,達到33.9%。雖然整體大數據向好,但相比擁有更多可支配時間的中老年人群,青年白領的體育鍛鍊情況也許並不樂觀。

  記者隨機採訪了百位35歲以下的青年白領,發現其中絕大多數的受訪者可以保持每週至少鍛鍊一小時。不過也有兩成多受訪者表示,一週連一次體育鍛鍊都保證不了,當中還有一小部分甚至從不運動。

  當頻率上調為一週五次、每次一小時後,還能符合條件的受訪者人數銳降至一成多。雖然樣本較小,數據容易存在偏差,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可説明,對於青年白領這個群體而言,體育鍛鍊在日常生活中的地位顯得十分尷尬。

  沒時間,工作鍛鍊難平衡

  超過半數的受訪者表示,不能堅持體育鍛鍊的原因是時間不允許。其中有幾個大的方面,包括工作太忙、經常加班、上下班費時以及其他家務影響等。

  小劉家住北京的常營,在望京工作,相隔超過20公里,每天光花在上下班路上的時間就達三個小時。他告訴記者,“我正常是6點下班,可哪怕6點零1分打卡,一路上完全不耽擱,回家也得快7點半了。之後還得做飯、吃飯、洗碗,等到8點半後才有自己可支配的時間,這時候人已經很疲憊了。更何況,下班就能走的情況幾乎不存在。”

  健身房已成為不少青年白領的首選鍛鍊場所

  “我也知道為了健康應該多鍛鍊,自己也辦了健身卡,可時間真是個大問題,這還沒算加班或是應酬”,小劉接著對記者説,“公司樓下有塊空地,下班晚的時候能看到大爺大媽在跳廣場舞。説心裏話多少還有些羨慕,其實自己也特別想出出汗,可只能等到週末。”

  情況和小劉類似的受訪者還有不少,並且對於像他們這樣在大城市工作的青年白領而言,20公里的上班路甚至不能算非常遠,下班不走人也非個例。值得注意的是,記者在對他們的採訪中,發現“生活壓力”一詞被多次提及,可見要想在工作與鍛鍊這兩者間尋找平衡,其實並不容易。

  與小劉相比,另一位受訪者耳耳雖然工作相對輕鬆,不會耗費太多精力,但她同樣表示沒時間鍛鍊,原因就是她剛剛半歲的寶貝姑娘。

  “孩子一鬧,多少會讓我有些心煩氣躁,也就沒工夫幹別的了。其實産後我是制定了一些鍛鍊計劃的,可是計劃趕不上變化,只得等孩子大一些再説吧。”

[責任編輯:郭碧娟]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