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中國臺灣網  >   新聞中心  >   大陸  >   社會

顧客較真為1.4元打官司:四舍五入計費 屬價格欺詐

2016年04月13日 08:41:00  來源:成都商報
字號:    

[延伸閱讀]都是濫用“四舍五入”惹的禍

  大家都知道“四舍五入”法。在日常生活中,“四舍五入”的計算方式也常常被我們使用。只要一提到“四舍五入”,我就想到曾經為此的懊惱和抓狂。因為濫用、錯用,“四舍五入”法害我不淺啊!下面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親身經歷,希望引起同學們的注意,不要重蹈我的幾次錯誤。

  自從學習了“四舍五入法”,我就對它產生了濃厚的感情,特別喜歡它,因為有了它,使我們的計算簡便了許多,有時保留整數、一位小數、兩位小數等,計算時心里就有了底。因為喜歡它,數學計算方面,我就經常用它來幫忙。

  記得五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試卷上有這樣一道題:某市出租車按下列的方法計費:3千米及以內收費標準9元,超過3千米的部分每千米2.4元。小芳和爸爸、媽媽三人坐一輛出租車到奶奶家,汽車行駛5.5千米,一共要付車費多少元?

  當時我一看,這道題是出租車路程計價問題,心里便暗自竊喜:切,簡單,小菜一碟。平時跟爸爸媽媽一起坐出租車,他們都是用“四舍五入”法付車費的。比如計價器上是6元4角,他們就付6元;計價器是6元5角,他們就付7元。這道題不也是關于坐出租車付費問題嗎!當然也要用到我們學的“四舍五入”法。在我的腦子里,就迫不及待地想用“四舍五入”法來計算。先從5.5千米里面減去3千米,得到超出的2.5千米,把2.5千米四舍五入,正好是整數3千米,再用超出部分的路程乘2.4,最後加上3千米以內的9元不就ok了嘛!三下五除二就列出算式:5.5-3=2.5(千米),2.5>3,3×2.4=7.2(元),7.2+9=16.2(元)……考完試後,我和同學們對答案,可他們說我的方法不對。我平時還算是個細心的姑娘呀!但我的答案與大家的不一樣,心里還是有點虛,便立刻去辦公室找汪老師求證。

  汪老師先讓我用我的“賀氏理論”分析了一遍。接著,老師問我:平時坐出租車,什麼時候要用“四舍五入”法?我立馬說:付錢的時候啊!我恍然大悟,自己不應該一開始把計算出來的路程,迫不及待地用“四舍五入”變成整數,而後面付的錢卻是非整數。想到媽媽確實是在最後付錢時才用到“四舍五入”法的,而且試卷里也根本沒提“四舍五入”這個詞,因為這道題最後結果是整數,不需要用“四舍五入”法。這道題應該這樣做:5.5-3=2.5(千米),2.5×2.4=6元,6+9=15(元)。哎,這麼簡單的一道題,活活扣了我6分。

  經過上次教訓,我總結了“四舍五入”的用法。寒假里,爸爸又來考我,當爸爸問我弄懂了沒有,我驕傲地說,你們盡管“放馬過來”。這一次老爸一下給我出了兩個求近似數的題目:1.小張批發了15.6噸蘋果,他租了一輛載重量為5噸的卡車來親自運輸,他至少要幾次才能運完?2.張氏服裝店做一套運動服用布2.5米,52米布可以做多少套這樣的運動服?

  我一看到題目,很快得意地把它們“拿下”了:15.6÷5=3.12(次)>3(次);52÷2.5=20.8(套)>21(套)。心想:這也太容易了吧,不就是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整數嗎?我立即把答案告訴老爸。老爸先是哈哈大笑,然後又慢吞吞地對我說:“你太慷慨了吧?三次有沒有把蘋果運完?剩下的蘋果就不要了?像你這樣做生意還不虧死了?!”看著老爸質問的眼神,立刻感覺不妙,我又想了想,不好意思地說:“我知道了,這里要用進一法,剩下的還需要運一次,總共應該是四次。”“對了!”老爸高興地一邊點著頭一邊說,“你再看看第二題,你這樣計算對不對?”我想了片刻,恍然大悟。“噢!剩下的布料不夠做一套運動服了,這里要用去尾法,不能進一,只能做20套運動服。”這時老爸緊接著又追問我說:“對呀,你能不能說一說這兩種題目取近似數的方法?”我立馬說:“有時要用‘進一法’,有時要用‘去尾法’。”“能不能再說具體點?什麼情況用進一法?什麼時候用去尾法?”好像老師上課時也提過這個問題,我回憶說:“像運貨、裝水、裝油等類型的題目在取近似值時,不管小數點後是幾都要向個位進一;像做衣服、做家具、做手工等類型的題目在取近似值時,不管小數點後是幾都舍去。”老爸看我說的頭頭是道,滿意地說:“不錯!學習了'四舍五入'法不能就形成了思維定勢,我們在做這種題目的時候,要聯係生活實際想一想,不能生搬硬套,這兩題就都不能用四舍五入法來取近似值。”

  通過這兩次求近似值的經歷,我懂得了:求近似值通常是用于計算結果的,不是什麼時候都可以用“四舍五入”法,有些題目的計算要聯係生活實際,如果亂用、濫用“四舍五入”法,會造成經濟損失的,有時還會鬧出許多笑話的。我深深感悟到:數學知識,只有在深刻理解、牢固掌握的前提下,才能正確、靈活地加以運用,否則,對知識理解得不透徹,就會處處碰壁;學好數學的作用非常大,因為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來源:光明網 2015-08-17 08:53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