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中國臺灣網  >   新聞中心  >   大陸  >   社會

“紅包接龍”成春節隱性消費:不知不覺發出上萬

2016年02月16日 10:16:00  來源:綜合
字號:    

  你情我願的紅包文化,漸漸演變成強人所難、道德綁架的紅包遊戲

  “微信紅包”作為一種新民俗,如今也成了很多人的煩惱。這種“煩惱”,既來源于現實的經濟壓力,也是因為畸變的人際關係。有媒體評論稱,隨著“微信討紅包”的盛行,過去那種你情我願的紅包文化,如今頗有點強人所難、道德綁架的意思……“喝高”了,手指一抖發了個大紅包;每次發幾十上百元,不知不覺就發出上了萬元;玩“苦中苦”遊戲,搶紅包搶得最少的人接著發,手氣太差……這個春節玩網絡紅包,你是賺是賠?

  最肉痛

  隱性消費增多老公不知不覺發出8000元

  “自從有了紅包,增加的隱性消費其實不少。”王女士丈夫老趙是一家事業單位的中層領導,因為工作的關係,加了不少同事群,還有各式各樣的親戚、同學群。這個春節,各個群紅包滿天飛,你發我發大家發,你搶我搶大家搶,一不留神就真是“發”大了。初五晚上,老趙和同學一起在街邊宵夜,互相曬起了自己的紅包收發紀錄,老趙這才發現僅1月1日到2月12日,他就發出了7966元,收到的紅包為2901元(其中還包括朋友以紅包形式給他轉的款)。

  老趙本人看到紅包金額時也吃了一驚,沒想到每次100元、50元發出去的紅包也能花費這麼大。如果讓發現金紅包的話,他是不會發出這幾大千元的。“這近8000元的紅包都是一個紅包一個紅包,不知不覺地發出去的,不算這筆賬還真不知道。”作為家庭管家的王女士也不禁替丈夫“肉痛”起來:“在網絡紅包沒有風靡的時候,也就不會有這筆花銷了。”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