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學者稱現實不滿催生網路暴力 無依據式審判頻現

時間:2012-07-25 10:50  來源:中國青年報

  面對舒淇的遭遇,甄子丹表示:“面對失控的網路暴力,我感到無力、痛心、憤怒!”趙文卓也表示應當抑制網路暴力:“希望相關技術人員可以公佈那些超過正常評論的網民的IP地址所在地區及註冊時間,最大程度減少當事人的困擾,也還無辜者清白。”

  “現在上網的人,沒多少耐心,在事情的認知上,往往以第一印象為主。”曾參與到此次罵戰中的網民“kz998”對記者説,他稱,在“先入為主”的習慣下,網路事件的關心者更傾向於以簡短的語言表明自己的立場,“簡言之,就是支援或不支援”。

  新聞傳播係研究生“三文魚”告訴記者,“支援或不支援”會逐漸演變為立場的碰撞,“一方面,網民少有耐心去講或聽長篇大論,另一方面,網民也難以近距離接觸到事件本身”,所以,只言片語的人身攻擊和辱罵,就成了普通網民“解決”分歧的最終形態。如此便決定了網路“論戰”的一般模式:以立場針對立場,以質疑回答質疑,拿人身攻擊換取人身攻擊,用辱罵回應辱罵,最後事件漸冷,雙方逐漸沉默。

  “審判”中忽略證據

  “質疑並不可怕,可怕的是那種將質疑當成事實的‘審判’。網路‘打手’們打著合理質疑的旗號,以沒有證據支撐的判斷句,誤導關注事件的網民。真不知道這種做法,最終會掩蓋多少真相”。曾經歷過“審判”的“三文魚”對中國青年報記者説,網路“打手”審判式的質疑,會讓許多人蒙受無妄之災。

  7月初,在杜傳旺事件中,對天使媽媽基金會的質疑,成為眾多網民關注的焦點。

分享到:
編輯:張曉靜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