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調查稱33.4%民眾一年回家一次看父母

時間:2012-06-28 08:56  來源:央視《新聞1+1》

  央視《新聞1+1》2012年6月27日播出《常回家看看 僅僅是首歌?》,稱根據調查,每週能夠看父母的排到第二位是16.4%,每個月是13.8%,每三個月是9.5%,十個人裏大概有一個,每半年是 14.9%,排到最高的一個數值是一年才看一次父母33.4%,説明現在人口的流動離開自己的故鄉的比例顯著增大了,很多年都沒回家了居然也是觸目驚心是 11.9%。以下為節目實錄:

  節目導視:

  解説:

  你有多久沒有回家看過父母?有多少次讓他們的愛成為等待,1.85億老人,一半子女不在身邊,傳統的贍養老人方式正在發生不可逆轉的巨變。

  市民:

  但是沒有辦法沒有假期。

  解説:

  “常回家看看”為何成空?

  市民1:

  經常跑,來回車費,來邊跑耽誤工作。

  解説:

  人口老齡化加速,《老年權益保障法》修改也在加速,將“常回家看看”寫入法律,能否為已經到來的老年社會找到醫治現實的解藥?

  《新聞1+1》今日關注“常回家看看”不再是一首歌。

  評論員 白岩松:

  你好觀眾朋友,歡迎收看正在直播的《新聞1+1》。

  今天的節目一開始咱們先來看一部電影的一個片斷,為什麼一個新聞節目先來看電影呢?在看這個電影之前我們來回答這樣一個問題,如果您的父母今年六七十歲,起碼還能活二三十年,你覺得跟父母還能一起待多長時間呢,不算不知道,一算看一跳,電影裏有這樣的細節。

  畫面提示:

  《飛越老人院》電影片斷

  “您算沒算過這麼一筆賬,我們的父母現在都有七十歲左右了吧,我們假定他們來能活20年以我來説吧,我每年只有春節那幾天能回家過,其實也就是五六天,但是每天真正跟父母在一起的時候也就是兩三個小時,五六天是十幾個小時,二十年是200多個小時,想想就覺得可怕,總覺得20年還很長,可是這麼算下來我們跟父母在一起的時間就只剩下十幾天了。”

  白岩松:

  讓人掉淚,讓人難過的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吧,就剩下這十幾天了,為什麼我們今天的節目要讓大家先看這樣的一段張揚導演的電影《飛越老人院》呢,很重要的是因為有一條新聞,在昨天《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的修訂草案首次提交全國人大常委來審議,在這個修訂草案當中有一條“常回家看看”被入法了,引起了很大的爭論,該爭議嗎?做得到嗎?是不是可行的,我們來進入今天的關注。

  畫面提示:

  2012年6月27日 北京

  記者:

  您父母多大歲數?

  市民:

  七八十歲吧。

  市民1:

  我媽62,現在只有我媽。

  解説:

  根據資料顯示,目前我國人口老齡化已經進入了快速發展期。

  市民2:

  我爸62,我媽59。

  記者:

  他們是自己在家嗎?

  市民2:

  對,他們自己在家,現在父母年齡大健康可是問題。

  解説:

  截至2011年底全國60歲及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接近1.85億,佔到總人口的13.7%。

  一億、兩億、三億正在加速的人口老齡化畢竟給整個國家的發展帶來一系列的影響,正因此昨天首次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修訂草案備受輿論關注。從原來的六章五十條,擴展到九章八十六條,新增三十八條修改三十八條,業內的專家把這次草案的修訂稱作是脫胎換骨的修改。同時,輿論是關注到了草案的幾大亮點,其中包括明確將應對人口老齡化上升為國家長期戰略任務保護老年人財産等和權益,對失能老人給予護理補貼,推進老年宜居環境建設等等。而其中一條應該最引人關注,那就是修訂草案明確規定,家庭成員應當關心老年人的精神需,不得忽視、冷落老年人。與老年人分開居住的贍養人,應當經常看望或者問候老年人,這一規定也被大家通俗地理解為“常回家看看”,或將入法。

  這是一首傳唱十多年的老歌,唱出了很多人的共鳴,如今這首歌卻有可能成法律,統計數據顯示,眼下的1.85億老年人大約有一半子女都不身邊,中國社會贍養老人的方式正在隨著人口老齡化速度的加快發生著歷史性變化。

  市民:

  多長時間回一次家?

  市民1:

  一年吧。

  市民4:

  確實覺得很少,但是沒辦法,沒有假期。

  市民5:

  反正也是願意兒女經常回家看看,但是他們工作壓力大,也不想給他們增加負擔。

  記者:

  自己心理有沒有想著讓他們多回去幾次?

  市民6:

  是想,但是面對現實吧。

  白岩松:

  面對現實吧,在一個資訊爆炸的時代裏頭,即便是非常重要,非常嚴肅的一個法律,如果其中沒有一兩條引起爭議,和及其吸引眼球的點的話,引起全社會的關注和討論也很難以,還好這次咱們《老年人權益保護法》這個修訂的草案中間有“常回家看看”引起了大家正、反、中立各方面態度各方面討論的的點,媒體也都以此為重點進行了報道。所以呢,這個法還真引起大家的關注了,這可能就是“常回家看看”還沒有入法,但是已經為老年人權益保護作出了自己一定的貢獻了。其實這部法律非常非常的重要,“常回家看看”只是其中很小很小的一個點,這裡頭看點媒體也在總結,比如説有老年人財産合法權益受到法律保惠,國家推進了老年宜居環境建設等等,但是我覺得最重要是第一條應對人口老齡化上升為國家長期戰略任務,我覺得用不了太久的時間,中國的人口問題集中體現在老齡化快速的到達,而且是未富先老,同時跟低出生率之間將可能成為中國最重要的問題以及遇到的最大挑戰,甚至之一都有可能在未來拿掉,真這麼嚴重嗎?真有可能這麼嚴重,就像現在的日本等國家一樣。

  不過這個法律雖然僅僅是一個草案,而且在提請人大常委會審議的過程當中,但是各方面的意見已經撲面而來,圍繞“常回家看看”該不該入法,有的贊同有的反對,我們看一個調查,“常回家看看”擬寫入法律你同意嗎?支援是42.2%,可沒過半。反對35.6%,比支援的少,無所謂22.2%。所以你可以看到從這三個比例可以看到圍繞“常回家看看”在社會上還很難一時間達成一個共識,咱們圍繞這樣一個爭議或者是討論,繼續關注正在審議過程當中的修訂草案。

  解説:

  中國已經是老年人口最多的國家,中國也是目前人口老齡化速度最快的國家。16年前中國第一部系統規範的老年人權益的法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開始實施,現在這部法律也到了大修的時刻。

  畫面提示:

  2011年5月25日新聞

  畫面主持人:

  根據最新修訂的《老年人權益保障法》草案來看“常回家看看”或將入法成為法定的義務。

  解説:

  去年,這部法律的修改就曾引發社會熱議。

  畫面提示:

  2011年採訪

  律師 魯培栓:

  從執法的角度如果只規定這一條款,不設置相應的處罰條款,不為違法者設置相應的違法責任,則該條款就容易陷於空泛化,會導致這樣一種現象,一大批人在違法,卻無需承擔任何法律責任,這樣就會反而損壞法律的權威性。

  解説:

  去年5月到7月,全國人大常委會曾對《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的實施情況進行了執法檢查,而山東大學的肖金明教授也開始參與到了這部法律的修訂工作中。

  肖金明:

  執法檢查的過程當中有很多問題,比如説我們是不是應該把積極應對老齡化當做基本國策?就要求我們政府加大財政收入,推進老年社會保障和養老服務體系的建設,尤其特別重要的就是,我們是不是需要把社會養老服務或者社會照料和社會優待,從社會保障當中獨立出來。

  解説:

  據肖金明介紹,新的《老年人權益保障法》起草工作從去年8月份就已經開始,經過全國各地開展的一系列調研論證,課題組曾向全國人大內司委提交過一份專家擬定的稿件。“常回家看看”被列進了這份稿件中。

  肖金明:

  老年人基本的需求,大家都公認的有三個方面:第一個是經紀商的供養,第二是日常生活當中的照料,再一個就是精神慰藉。

  解説:

  肖金明教授目前居住在濟南,而他的父母則在青島生活空間上的距離造成的心理距離,他本人也頗有感受。他主張凝聚家庭的力量,讓老年人真正健康生活,政府用法律保障子女形成一種觀點和責任。

  白岩松:

  再次強調目前這個修訂草案依然只是在審議當中,因此“常回家看看”入法後面應該還加一個問號,因為並沒有立即變成現實。不過這個問題已經在審議過程當中,就已經挑動了我們的神經,因為每一個人都是孩子,同時也可能就是父母,我們今天年輕,可能明天就會老了,關注今天的老人何嘗不是在關註明天的自己呢。針對這個問題你多久可以回家看望父母?我們也進行了一個調查,結論我們看看,每週能夠看父母的排到第二位是16.4%,每個月是13.8%,每三個月是9.5%,十個人裏大概有一個,每半年是14.9%,排到最高的一個數值是一年才看一次父母33.4%,説明現在人口的流動離開自己的故鄉的比例顯著增大了,很多年都沒回家了居然也是觸目驚心是11.9%。所以“常回家看看”從道德上,從內心的角度來説應該入法,可是從入法的角度來説又有它嚴謹的要求,可能又有很多人覺得,它很難以操作,因此不該入法。接下來正好有兩位專家對此的看法並不相同,我們連線他們。

分享到:
編輯:王怡然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