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黑社會將“醫鬧”職業化:替人有償“擺平”醫療事故

時間:2012-05-03 08:30  來源:中國網路電視臺

  大家好,歡迎收看正在直播的新聞1+1。我背後的大螢幕上呈現的是一張影視海報,四個醫護人員圍繞著一個患者周圍,是著名編劇六六歷時兩年打造的一個反映醫患關係的作品,明天將在各電視臺首播。電視劇心術問診的是醫患關係。而我們,今天也來關注這個問題。本週一,衛生部、公安部兩部聯合下發《關於維護醫療機構秩序的通告》,從另一個側面,問診醫患關係中屢屢發生的極端現象。

  【解説】

  頭條,還是頭條。頭版,還是頭版。今天,兩部委:嚴打侵害醫務人員與患者人身安全犯罪。這樣的新聞,被媒體聚焦。它在從另外的角度,展示著這個問題的受關注程度。近日,衛生部、公安部聯合發出《關於維護醫療機構秩序的通告》,明確將依法擾亂醫院正常秩序的其中行為予以處罰,乃至追究刑事責任。

  【解説】

  構成犯罪的,依法追求刑事責任,這是兩個部門對於擾亂醫院正常秩序的行為,所表明的態度。而類似的行為,共涉及到七個方面。

  在醫療機構焚燒紙錢、擺設靈堂、擺放花圈、違規停屍、聚眾滋事,

  在醫療機構內尋釁滋事的 

  非法攜帶易燃、易爆危險物品和管制器具進入醫療結構

  侮辱、威脅、恐嚇、故意傷害醫務人員或者非法限制醫務人員人身自由

  在醫療機構內故意損毀或者盜竊、搶奪公私財物

  倒賣醫療機構掛號憑證的

  醫療機構是履行救死扶傷責任、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的重要場所,應該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以任何理由、手段擾亂醫療機構的正常診療秩序,侵害患者合法權益,危害醫務人員人身安全,損壞醫療機構財産。但是,它們卻的確在我們的生活中發生著。

  根據衛生部統計,2010年全國“醫鬧”事件共發生17243起,比五年前多了近7000起。而就在最近,更惡性的事件,還出現在人們的視線中。3月23日,哈醫大一院,兇手的殘忍,造成醫生1死三傷;而隨後不久,4月13日,北京市又連續發生兩起傷害醫生的案件,事發北大醫院和航空總醫院。本來就死扶傷的醫生,卻受傷甚至殞命,這讓整個社會為之震驚。在這樣的背景下,當今天兩部委的通知出臺,也自然引發廣泛關注。

  兩部委通知的出臺,獲取了各種聲音。而那些醫生的態度,也最為鮮明。5月1日,淩晨1:14分,4月13日,受害的航空總醫院醫生趙立眾在他的微博上,截取了網站的頁面。並且留言:“分享圖片,頭條,這也許是該值得紀念的時刻,畢竟代價太沉重了。比起天使的光環,我們需要的首先是最基本的保障。 天使需要的不僅僅是口號。”

  【評論】

  兩部委發通告,看似普通,但是放在醫療糾紛頻發的今天,甚至是刺醫事件連續發生的今天,這個通告看起來有些順理成章但又難掩無可奈何、亡羊補牢的味道。但是我們也要看到,這次的通告有了很大的進步,首先明確了什麼是違法行為,必須要處理,什麼情況下必須出警。這讓頻發的醫療糾紛在處理起來,可以説是有章可循。

  有下列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之一的,由公安機關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予以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在醫療機構焚燒紙錢、擺設靈堂、擺放花圈、違規停屍、聚眾滋事的; 

  (二)在醫療機構內尋釁滋事的; 

  (三)非法攜帶易燃、易爆危險物品和管制器具進入醫療機構的;

  (四)侮辱、威脅、恐嚇、故意傷害醫務人員或者非法限制醫務人員人身自由的;

  (五)在醫療機構內故意損毀或者盜竊、搶奪公私財物的;

  (六)倒賣醫療機構掛號憑證的;

  (七)其他擾亂醫療機構正常秩序的行為。

分享到:
編輯:吳怡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