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教之教是一種自覺。這種自覺,發自內心,出自真情,無作秀心,有真為意。這種自覺,好似山澗小溪,有人無人照流;又如春天小草,有風無風照生。
不教之教是一種自信。這種自信,源於黨性,見於行動。信仰不在嘴上説,而在身體力行;不在人不信,而在己不為。只有自己真信真為,才能感動他人、激勵他人。
不教之教是一種自強。這種自強,強在靠自覺創造環境,靠自信優化環境。“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環境,既可成人,也可敗人。人,既受制于環境,又創造著環境。人的好行為、高風格如“無言之詔”,既感人又教人,既服人又化人。“不教之教”,讓黨的好傳統、好作風,既顯美于當時,又留芳于後世。(張保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