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張妙家人索贈款引質疑 藥家鑫案余波幾時休

時間:2012-02-11 14:43  來源:新華社

  藥家鑫伏法已過去8個月,一案兩命,悲劇性的結果並未給此事畫上句號。被害人張妙親屬近日到藥家樓下索要20萬元贈款,現場發生肢體衝突,更在網上引起廣泛爭議。專家認為,從法律層面上此案已經結束,不應再節外生枝。

  核心網事:索要“贈與”款引發眾多網民質疑  張妙的父親張平選、母親劉小欠等人通過代理人張顯的部落格發佈公告稱,願意接受藥家鑫之父藥慶衛在藥案審理期間表示“贈與的20萬元”。消息一齣,輿論譁然。一天之內,張顯的三條公告微博被轉發2000多次,評論多達4000余條。此前,張妙家屬及張顯曾多次明確表示拒絕贈予,還把藥慶衛送來的20萬元退回。隨著張妙家人去藥家索款,並在現場發生衝突,網上掀起了更大一波波瀾。

  

  網友麥田620説,既然張家也承認是贈款,那給不給還不是由贈予方來定的,哪還有索要贈款的?真是無稽之談,受不了這種跳梁小丑的行為。故意殺人罪已經結案,藥家鑫也得到了自己的懲罰,怎麼還這樣對藥家人糾纏不休呢?網友“愛我的我愛的都走了”説,“藥家鑫的父母又沒有過錯,這樣做不就是等同於懲罰兩位傷心的父母嗎?奉勸張妙親屬別鬧了。”

  網友小虎TigerGao則認為,張妙的死是最無辜的!這個錢應該給,張妙的親人當初不願接受贈款,是因為怕拿了錢嘴軟,不能將罪犯繩之於法!出於人道應該給被害者家屬賠款!

  有網媒在微博上發起“藥家鑫案余波,你是否支援張家索取20萬贈款”的投票,九成網友認為“反對!藥家贈款曾被拒,張家出爾反爾不妥”。 

  記者調查:名譽案官司未平 贈款之爭再起為哪般  2011年12月29日,“藥家鑫父親訴張顯侵犯名譽權案”一審在西安市雁塔區人民法院開庭。此案尚未有結果,張妙家屬索要贈款一事再生波瀾。“中國網事”記者致電張顯時,他堅稱“藥家鑫案已經結束,我作這代理人的職責已經結束。我以網民身份去圍觀的”。

  

  張顯説,“發這個公告只是幫忙性質”,且“內容沒什麼不妥”,網路言論有界,網路一樣也講誠信;藥慶衛是成年男人,又是黨員和軍人,應該“言而有信”。

  在藥家鑫被執行死刑前,藥慶衛去張妙家探望時給張平選留下20萬元,以供其養老之用,但被張平選退回。藥慶衛曾通過微博聲明:“我們也會把這20萬用專門的賬戶存著留待張妙的父母和孩子將來確實需要的時候再來拿,因為這是藥家鑫最後的願望,做父母的一定會去完成。”

  據此,張妙家人在公告上稱,“在藥家鑫案件進入死刑復核期間……張平選將該款郵寄退回,因為該20萬是有條件的,那就是意圖求得對藥家鑫的從輕判處……藥家鑫被執行死刑,至今已經整整八個月了,藥慶衛仍然保留這些微博,説明藥慶衛的態度是誠懇的,也是堅決的。”

  此前張平選對媒體説,要錢是因為妻子劉小欠最近生病了,家裏沒有醫藥費。他想起來藥慶衛曾在網上表示20萬元隨時可以拿,覺得“現在就是需要的時候。”藥慶衛則回應説,“既然當初張平選明確拒絕並退還了這20萬元,現在我就沒有義務再給他這筆錢。”

  此前有多名網友在網上為張妙的親屬募集捐款,其中上海學者傅蔚岡就募集了54萬元。張平選稱自己只收到10萬元,這筆錢現已花光。至於這筆捐款為何退了又要,張平選説:“當時是當時的事情,現在是現在的事情。”

  沒有贏家 藥家鑫案余波幾時休  儘管張顯一再聲明索贈款與他的名譽權官司無關,但從雙方隔空對話中不難看出,相關質疑仍然存在。

  

  藥家鑫之父藥慶衛的全權代理人、律師蘭和與張平選電話聯繫後,在微博上闡明:1、該筆款項從法律層面而言是不存在的;2、藥慶衛已委託本律師,歡迎張平選與本人進行任何渠道和方式的溝通包括訴訟;3、希望有一個理性的交流模式,而非到小區貼告示或有其他碰撞;4、在其公佈事實真相的前提下,本律師願意為其妻子看病提供幫助。

  在陜西省社會科學院副院長石英看來,這場新的風波是藥家鑫案的再一次返場。一而再再而三的余波未平猶如鋒利的刀,不僅一再傷害著兩家父母親人的心,更刺痛了社會的良心。

  石英説,如果説藥慶衛和張顯的名譽糾紛案涉及網路言論邊界的問題,而現在的索要贈款事件更演變成了一場鬧劇。任何事都應適可而止,藥家鑫已伏法,從法律層面上此案已經結束,不應再節外生枝,“由於缺少溝通和理解,兩個普通家庭因各種流言頗多微詞,在怨恨和隔閡中彼此傷害,無法恢復正常生活,這是兩個家庭的悲劇,更是社會的悲劇。”

  相關人士認為,此案沒有贏家,希望糾紛早日結束,社會多一些寬容和理解,讓兩個普通的家庭平復傷口,早日回到正常的生活中去。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國際新聞 軍事新聞 科技新聞

分享到:
編輯:黃艷艷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