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從手指革命到主流回歸 溫情賀卡重歸品位交際新載體

時間:2011-12-23 11:43  來源:中國青年報

  從手指革命到主流回歸

  溫情賀卡重歸品位交際新載體

  傳説在很久以前,京城有一個士人在過年時,不想每家每戶親自去拜訪,便想出一個偷懶的主意,自己先寫好許多有祝福之意的卡片,再吩咐僕人每到一被訪者之家,便在那家門口放一張卡片,敲門後不等開門,趕快溜走,好讓被訪者以為他親自來拜訪過。由於當時士大夫交遊廣,若四處登門問候,確實既費時又費力,因此,有些朋友家他們就不親自前往,而是派僕人拿一種用梅花箋紙裁成的兩寸寬、三寸長,上面寫有受賀人姓名、住址和恭賀話語的卡片前往代為拜年。這樣禮數也能盡到,又省卻了許多繁文縟節。此後許多人紛紛效倣起來,並成為公開的方式,至南宋已形成社會風氣。於是便有了宋人周輝在《清波雜誌》中的記載:“宋元佑年間,新年賀節,往往使用傭仆持名刺代往。”這就是有關賀卡的最早記載。

  如今,賀卡經歷中國式起源與歐洲式起源後,由於科技力量的更疊而發生了明顯變化,在一場全民短信的手指運動之後,紙墨飄香、見字如面的賀卡方式似乎又回歸到大眾的年節禮儀中來,這就是賀卡所發生的傳奇變遷。

分享到:
編輯:張曉靜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