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80後”清華修車匠發“勵志帖” 稱曾一度自殺

時間:2011-12-08 09:42  來源:中國青年報

  “80後”清華修車匠也有春天

  清華大學“80後”修車師傅任玉華近日在人人網發“勵志帖”,講述其十多年來的北漂遭遇,稱北漂坎坷,曾一度自殺,後來在清華做修車匠,通過自身努力將業績從倒數第一做到最前列。“勵志帖”剛一貼出即受到網友熱捧。任玉華表示,之所以發“勵志帖”,目的是讓高校學子樹立夢想,為夢想去努力。(《新京報》12月7日)

  任玉華出生在河北農村,只讀完了初中,不過在清華園一個修車鋪修了3年自行車,人來人往中,他的面孔很難讓人記住。這樣一個並不太起眼的“80後”,一旦敞開胸懷、娓娓道來,居然能在網友中産生強烈反響,甚至他還要幫清華學子“勵志”,何以如此?

  感染人的首先應該是任玉華踏踏實實對待人生的態度。修自行車大概算清華園最“底層”的職業之一了,可這並不妨礙任玉華從中找到樂趣,甚至能發掘出足以支撐其人生理想的價值。一個人的存在,能被別人需要,自己也能滿足別人的需要,個人的價值當然也就體現出來了。這與職業並無特別關聯,內心的踏實感才是最值得珍視的東西。

  踏實做好手頭的事情、認真走好腳下的道路。這些年來,這樣的教諭確乎有些久違了,甚至往往被視為陳詞濫調被棄如敝屣。無傳奇、不成功,人們更願親近那些神話般成功的人生案例,這種成功儘管遠離一般大眾,卻往往更易博得眾人喝彩。這也使得任玉華這樣小人物的簡單敘述,往往被遮蔽,被忽略,乃至很多人都不好意思將自己那點平凡的故事拿出來分享。

  此外,關注腳下並不妨礙放飛夢想,這二者互為支撐。任玉華如果只是一味踏踏實實修自行車,或者只是講述一些自己過往失敗的經歷,網友的感觸想必也不會那樣深。恰恰因為任玉華一直在努力,一直沒有放棄自己的夢想,才使得他的努力具有某種超越性價值。而這對於清華學子、對於社會大眾,往往具有普泛性意義,可通聲氣、可資借鑒、可堪慰藉。

分享到:
編輯:張曉靜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