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北川遺址收30元門票續:12元維護費因違規被取消

時間:2011-11-01 08:43  來源:人民日報

  近日,網際網路上一則“北川地震遺址設崗收費”的文章披露了汶川大地震中受災嚴重的四川省綿陽市北川老縣城地震遺址對遊客收費的現實。該文一齣,網上一片譁然。事情真相如何?10月28日,記者前往北川老縣城地震遺址進行調查。

  往返交通費——

  為了道路暢通,並盡最大努力保障遊客的安全

  北川地震紀念館擂鼓接待中心主任楊孟昀告訴記者,2010年5月15日,北川老縣城地震遺址試運作開放,“從一開始就在收費”。但記者了解到,試運作開放時,進入遺址收取的費用是13元,而從2011年7月15日起,該費用上漲至30元。

  接待中心一位工作人員介紹,30元收費,包括車輛往返交通運載費17元、保險費1元以及綜合服務收費12元,同時,該工作人員向記者解釋,“該項費用絕不是門票費用”。

  記者了解到,17元的車輛往返交通運載費是指遊客從緊鄰北川新縣城的接待中心到老縣城遺址內原北川縣政府大樓的往返費用,據楊孟昀介紹,往返車程一共22公里。17元車輛往返交通運載費已經經過北川縣物價局的核定批准,1元的保險費也由遊客自願選擇購買。

  根據擂鼓接待中心的規定,外地來北川老縣城地震遺址參觀紀念的遊客,進出老縣城遺址時都必須乘坐由接待中心提供的專用車輛,外地遊客徒步和自駕車都不允許入內。對此,楊孟昀解釋,北川老縣城地震遺址地處交通要道,經常出現擁堵現象,而且進入老縣城的公路彎多路窄,又沒有單設人行通道,專車遊覽是為了保障道路暢通,並“盡最大努力保障遊客的安全”。

  綜合服務費——

  未經物價局核準,屬違規收費

  北川地震紀念遺址屬於國家建設項目,有中央財政撥付的災後重建專項資金,為何遊客到此參觀還要收費?

  楊孟昀對此解釋,負責建設和維護地震遺址的是北川老縣城保護工作指揮部,擂鼓接待中心是其下屬部門。為了使地震遺址具有可供遊客參觀紀念的功能,指揮部進行了大量的基礎設施建設,相關工程動用的是災後重建專項資金,該項資金目前已經到位4.5億多元,主要用於任家坪地震紀念館的主副館建設、對老縣城地震遺址原址原貌的保護、對遺址內震損建築的應急支撐加固和參觀紀念道路設施的建設等。

  而根據專項資金的使用規定,這筆錢只能用於地震遺址和相關紀念館的基礎設施建設,而對遺址的日常維護所産生的費用並沒有國家的專項撥款,因此,只能向遊客收費。

  在30元收費中,除去物價局核定的17元和1元保險費,剩下的12元綜合維護費用成為質疑的焦點。據了解,收費從13元上漲至30元,既沒有召開聽證會,也沒有任何形式的公告,記者在地震紀念館的網站上也沒有找到任何關於收費的聲明。

  楊孟昀介紹,12元主要用於接待中心工作人員工資的支出、向遊客發放的宣傳手冊和紀念徽章、遺址內參觀紀念設備和公共設施的維護等。“就算收取30元,我們也還在虧損。”楊孟昀説。

  除了接待中心主任和副主任屬於國家工作人員,其他人員都屬於接待中心的聘用人員,迄今為止,接待中心共有講解員、司機、環衛人員、安保人員等共97名,他們的工資“只能由接待中心自己想辦法”。而據楊孟昀解釋,收費從13元上漲至30元也是為了讓接待中心維持正常的運轉。

  據了解,12元維護費用收費並沒有經過物價局核準,屬於接待中心擅自製定的收費項目,是違規收費,已于10月27日被取締,接待中心也被上級部門責令“認真整改”。

分享到:
編輯:吳怡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