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業內人士:恰當傳播善行 勿讓慈善成“高風險”業

時間:2011-08-15 11:10  來源:中國新聞網

  2011年以來,多位知名慈善人士與慈善機構都不同程度地遭遇公眾質疑,而“郭美美”事件所産生的“蝴蝶效應”更使中國紅十字會等慈善機構遭遇信任危機。知名慈善人士潘亞文就此表示,應恰當傳播善行,帶動更多的人去做善事,不能使慈善成為“高風險行業”。

  對於“郭美美”事件以及由此引發的一系列對慈善愛心事業的負面影響。潘亞文認為,不管事件的真相如何,既然中國紅十字會已公開接受了公眾的監督,承認了自身可能存在不足並表示一定會給公眾一個解釋,公眾應該給這個原本以愛為出發點的組織一個重新開始的空間。或許,這次紅十字會的信任危機,也是促其改革的契機。

  “不可否認的是,在經歷一系列信任危機之後,處於輿論風口浪尖的中國慈善正在迎來轉型。”潘亞文分析,中國民眾對慈善組織産生極大不信任感,可能使不少民間人士保留“捐贈意願”進一步觀望,或者通過其他專項獻愛心活動進行點對點、面對面的捐贈,這在提高慈善捐贈有效性的同時,也推動著中國慈善組織和基金會行業不斷提升透明度和公信力,帶動中國公益慈善行業的浴火重生。

  “相信愛心人士的愛不會因為一些絆腳石而中斷行善之路,也希望任何事情都不會成為公眾不再做善事的理由。”潘亞文説,公眾應該儘快翻過這一頁,重新樹立對中國慈善愛心事業的信心,不要繼續受到偶然事件的干擾,讓正處於絕望中,需要社會關愛的人們儘快地得到幫助。 

  “當我們在談論‘郭美美’和中國紅十字會的時候,需要得到幫助的人依然在那裏無助地等待著、貧困的患者依然在經受病魔地摧殘,籌不到學費的孩子依然每天在哭泣!”潘亞文説。

分享到:
編輯:張曉靜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