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十問姚明“身後”事:他的職業生涯賺了多少錢?

時間:2011-07-11 08:05   來源:廣州日報

  姚明的腿腳傷情,已經到了難以治愈的地步,這個情況無論是他自己、球隊還是球迷,都已經了然,但前日姚明退役的消息傳出,仍有不少人感到驚訝,球迷希望能繼續在NBA賽場上看到“中國巨人”的身影,聯盟或許也希望能留下這個對於中國球迷具有強大吸引力的“活招牌”,不過無論哪一方,都尊重姚明自己的決定,也都祝福他在退役之後,能在球場以外好好生活。

  姚明將於7月20日在上海召開新聞發佈會,説明自己在退役後的個人事業發展規劃,作為公眾人物,他未來的發展和動向,也會繼續受到大眾關注。離開NBA,姚明還有上海大鯊魚俱樂部老闆、姚餐廳老闆這樣的身份,可以肯定的是,他會繼續在職業籃球圈內做一些幕後工作,作為中國籃球的代表人物,他會對這項運動的發展發揮怎樣的作用,在他退役以後中國還能不能再培養出叱吒國際籃壇的球員?人們不希望故事到此結束,姚明退役,留給我們的除了遺憾,還有疑問、思考和期盼。

  本專題策劃 本報記者 張順亭

  本專題撰文 本報記者 許蓓 張健強

  他為什麼選擇現在退役?1

  姚明選擇退役,或許是無奈之舉。據了解,去年12月份再次受傷的時候,火箭隊醫就曾經警告過,如果姚明再次受傷,下半生可能離不開拐杖和輪椅。據説姚明此次左腳的康復情況,不但沒有好轉,還有所退步。或許正是這個考慮,姚明不得不選擇退役。

  今年姚明也成為自由球員,目前NBA又處於停擺狀態,姚明如果要換一支球隊,只有等到勞資談判完成之後,才有可能再次洽談新的合同。種種因素相加,姚明選擇退役並不奇怪。

  他還會為中國隊打球嗎?2

  對於姚明退役的消息,中國籃協一直報以緘默。因為在計劃中,中國籃協希望姚明還能出戰倫敦奧運會。但從姚明的態度來看,這個可能性並不大,姚明此次退役,或許不僅是離開NBA賽場,而是徹底離開籃球場。

  姚明是一個非常慎重的人,此次他選擇從NBA退役,一定是身體不能承受比賽的強度。姚明説過,他不想退役時落得瘸腿,現在可以認定的是,姚明退役是徹底退役。

  2007~2008賽季常規賽期間,姚明在22連勝中突遭骨折,賽季報銷。原本姚明需要漫長的恢復期,但他為了北京奧運會,不僅提前復出,參加了奧運會中國隊的全部比賽,而且場均上場逾30分鐘。姚明錯過了恢復的最佳時機。實際上,在前往NBA之後,同樣在國家隊這邊無法得到休息,成為了姚明在31歲就告別賽場的一個主要原因。

  所以此番離開,姚明再次為國家隊效力的可能性已經很小。

  他將來有沒有復出的可能?3

  喬丹兩次退役,兩次復出。在姚明還沒有正式退役前,已經有很多人在想像姚明是否還能回到賽場上。

  以目前姚明的狀況,再回到NBA已經可能性不大。但姚明目前才31歲,奧尼爾1992年打NBA,直到現在才退役,他比姚明的職業生涯多了10年。籃球運動員如果狀態保持得好,打到38歲也沒問題,31歲對於籃球運動員來説正是職業生涯的黃金時期。這個時候退役非常可惜。

  如果未來2年,姚明身體恢復情況好,也許有可能回到賽場上,但最大的可能是,他會為上海大鯊魚效力。

  當年薩博尼斯從NBA離開之後,回到立陶宛收購了一家籃球隊,自己擔任老闆,自己還下場打球。那一年,薩博尼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不但拿到歐洲最佳球員,還是最佳經營者。

  姚明前往NBA之前,一直把薩博尼斯視為偶像。收購上海隊,也有前者的印記。誰知道,未來不甘寂寞的姚明,會不會出現在CBA賽場上。

  他的職業生涯賺了多少錢?4

  打NBA,在全世界的職業體育裏,都意味著掙大錢。而姚明在NBA打了8個賽季,總薪水93,390,336美元,按照目前匯率折算,也超過6.5億元人民幣。

  截至2008年,姚明廣告代言收入2100萬美元(折合人民幣1.4億元)。但實際上,胡潤榜籠統認定截至2008年底的總收入有將近7億元人民幣,並沒有加上2009年之後姚明的收入,如果加上這兩年的收入,姚明在NBA的總收入已經超過10億元人民幣。

  不過,隨著退役,姚明的收入也將銳減,因為自己的頻繁受傷且無法上場,加上火箭換了新帥,隊內屢屢傳出要交易姚明的消息,姚明在NBA的影響力正在下降。去年,火箭給姚明發的工資約1700萬美元,他還代言了包括百事和蘋果等諸多品牌,所有收入加在一起,大概有2.29億元人民幣,而2009年姚明可是收入了3.57億元人民幣。姚明退場養傷,有1億元就打了水漂。如今退役已成定局,工資打了水漂,代言費用和代言機會也都將降低,姚明每年損失的收入必然將超過2億元人民幣。

  他改變了什麼?5

  中國傳統的體育思路,是參加奧運會,拿世界冠軍,用這些頭銜換取鉅額的獎金,然後終身無憂。中國職業體育從1994年開始,從足球到籃球,姚明是第一個走到巔峰的職業運動員,也是第一個在職業體育掙到了大錢的人,改變了中國運動員的價值觀。

  姚明的成功改變了中國無數要投身體育的孩子的想法。也讓越來越多人投身於職業體育,他始終都將是中國職業體育的標誌性人物。

  姚明同時改變了NBA在中國人眼中的形象。那個遙遠而精彩的聯賽,猶如神話一樣的場景,但姚明徹底打破了這個隔閡和界限,中國人也可以在這個賽場上競技,也能達到那樣的高度。最近很多年,很多年輕而有天賦的籃球苗子,都被冠以“有希望打NBA”的標簽。而在過去這麼多年裏,中國好苗子的頂級標簽只有“能打國家隊”。二者之間的區別顯然很大。

  姚明熱衷於公眾慈善事業,這種極佳的形象也是過去前所未有。同時,他又成為了上海隊的老闆,中國球員尚沒有先例。中國運動員向來是打球掙錢,各種社會延伸價值沒有得到體現,而姚明無疑又做了一個榜樣。

  他將來會進籃協當官嗎?6

  姚明在中國籃協肯定會有一席之地。中國體育向來有此傳統,在個人項目上成績出色的運動員,如果願意繼續參與職業體育的管理、訓練發展等工作,可以破例直接進入政府的體育系統工作。比如李娜奪得法網女單冠軍後,她就將擔任湖北省網球管理中心副主任。以姚明的資歷,完全可以勝任中國籃協或者上海市籃管中心的一些職務,如果他本人願意參與體育系統的行政管理工作,有關部門也都樂於提供職位。

  問題在於姚明自己到底更想發展商業籃球的事業,還是想平淡地當個公務員。現在姚明是上海大鯊魚的老闆,他很難以一個商人的身份進入政府系統。另外,中國的職業體育應當在何種體制下發展,這是一個遲早要提上議事日程的改革趨勢。當中國的職業體育“舉國體制”開始真正往全民健身或是其他更合理的體制發展,單項運動就會更注重以民間“協會”統籌的形式來進行管理。

  姚明在美國生活了9年,他比任何人都更了解美國職業體育的生存方式,或許也更贊成職業體育的商業化和“民間化”。筆者倒是認為,就算有關部門邀請姚明出任某個行政職務,他也未必會在乎這個頭銜。

  他將來會成為一名職業教練嗎?7

  姚明完全有資格成為一名職業教練,如果他願意把在NBA獲得的比賽和訓練經驗帶到中國職業籃球聯賽中來,那麼對於中國籃球的發展是件大好事。作為上海大鯊魚的老闆,他已經承擔了不少幕後工作,相信他也會對球隊的訓練和比賽做一些指點。

  作為中國男籃曾經的絕對核心,據筆者跟隊多年的了解,姚明對於國家男籃的訓練及戰術安排,也都曾提出過自己的意見。還是那句話,如果姚明自己想去做一名職業教練,他完全有機會也有能力去擔任這個職務。

  不過,就算姚明真的會成為教練,也絕不是近期會發生的事,因為現在他還有更重要的事情得去做,比如打理好他手中的上海男籃,在正式退役後的一段時間裏,他還得整理一下自己的生意,抽出更多的時間陪陪家人。

  多年的職業聯賽征戰以後,相信不會有人想馬上回到那種四處奔波的比賽中去。

  他將來會成為一名成功商人嗎?8

  這位上海男人非常懂得精打細算,即便在職業生涯的最後兩個賽季,姚明因傷病影響只打了5場比賽,但在2011年的福布斯中國名人榜上,他仍以2.29億元的收入蟬聯明星首富。

  從2002年進入NBA,直至2010年,根據福布斯的統計數據,姚明這9年來的累計收入已經超過20億元人民幣。

  此外,姚明還持股合眾思壯,在休斯頓開了姚餐廳,2006年,他與合夥人出資2000萬元投資國內最大的合法音樂下載網站巨鯨網,2007年,他又與美國最大的私人連鎖健身機構合作開辦了“加州健身姚明運動館”。2009年,姚明收購了上海大鯊魚。

  一個有意思的猜測是,姚明會像李寧那樣,以自己的名字註冊一個商業品牌麼?從去年開始姚明就針對兩個冒用他名字的商標打官司,這證明他非常清楚“姚明”這兩個字的商業價值,或許他也在考慮如何使用自己的名字來開拓新的生意。

  他會進入NBA名人堂嗎?9

  如果光看數據和季後賽戰績,姚明確實不能入奈史密斯名人堂,他在季後賽的最佳戰績是打進第2輪,從未進入過分區決賽和總決賽,在常規賽的MVP評選中,他還未能進入過前10名。

  不過要是説到姚明的影響力以及他為NBA帶來的效益,那恐怕並非太多人能與之比肩。姚明給NBA帶來了數以億計的中國球迷,連聯盟總裁大衛斯特恩都讚賞他為“中西文化的橋梁”。要注意的是,進入名人堂的身份有球員、教練員和“突出貢獻者”這三種,即便姚明在“球員”這個領域並非成就最突出的,他在“貢獻”方面可完全具備入選資格。

  而且,奈史密斯名人堂也不是這個世界上唯一的籃球名人堂,FIBA也有名人堂,去年的土耳其世錦賽上,塞爾維亞籃球名宿迪瓦茨就提到姚明在未來也理應進入FIBA名人堂。

  中國還會再出現下一個姚明嗎?10

  現在看來,中國還沒能培養出下一個姚明,可以看到的未來一段時間裏,也不可能。這不是説中國球員沒法在NBA賽場上佔據一席之地,隨著中國職業籃球的發展,有很多具備天賦的小球員已經被“發掘”並且在迅速成長,我們可以相信以後還會有中國球員有實力進入NBA這個世界頂尖的職業籃球聯賽打球,不過目前看來,在姚明之後進入NBA的中國球員,比如易建聯,比如孫悅,都還沒能取得姚明那樣的成就,“中西文化的橋梁”這個作用,姚明已經完成了,後人只是“繼承”,而很難再進一步開拓。

  如果想超越姚明,只有一條路,就是有中國球員在NBA賽場上打出比姚明更好的成績,而且他還必須是隊中的核心主力,像諾維茨基那樣,能夠帶領球隊打進總決賽,甚至奪得總冠軍獎盃,向美國和全世界展示中國球員的強大實力。這一點,可不是球迷的期盼能夠決定的,還要看中國年輕球員的努力,得指望中國的職業聯賽,能形成一個培養人才的好路子。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社會新聞 經濟新聞 教育新聞

分享到:
編輯:吳怡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