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時許,被同事交班換下來休息的馬警官走到路邊。已經在安全崗上指揮了兩個小時的馬曉軍顯得十分疲憊,記者來到他身邊,發現他的衣服已經完全被汗水濕透。“前兩天中暑了,一直忍著,今天涼快些,已經很不錯了。”説完,馬曉軍抬起腳示意道:“左右轉指揮時特別費鞋,平均一個月就得磨破一雙鞋。”
同事:我們也不能掉隊
在記者面前的馬曉軍顯得拘謹,並不像他指揮交通時那麼自信。齊警官介紹,馬曉軍今年41歲,1994年參加工作,到如今已經是一個工作17年的“老交警”了。身邊的同事一直都以他為榜樣。“他的姿勢一直都這麼標準,很多計程車司機都認識他,他這樣正規化的指揮,的確讓人很佩服。”齊警官説,在這個路口,堵車、違章的現象很少,和馬警官的標準化指揮是分不開的。
“他已經多次獲得了長春市公安局交警支隊指揮標兵了,我們也不能掉隊。”齊警官説,在馬曉軍的感染下,身邊同事也和他一樣,指揮姿勢越來越標準了。
手勢清晰為讓市民看清楚
“我不是一個人,市民看到的是全長春市的交警。”馬曉軍説,在路面上指揮的交警,代表的是全體交警的形象。之所以多年堅持標準姿勢指揮交通,馬曉軍説:“手勢指揮是交警業務的一部分,手勢清晰,司機和路人才清楚地了解交警所要表達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