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北京發改委:北京放開戶籍尚不具備條件

時間:2011-03-15 08:49   來源:北京晨報

  市發改委副主任、新聞發言人趙磊昨天在“十二五”規劃新聞發佈會上表示,本市將繼續加強人口服務和管理,目前還不具備放開戶籍的條件。另外,他否認本市有疏導低端行業從業人員的計劃,“淘汰低端行業與人口疏解無關。”

  放開戶籍不具備條件

  在回答記者提問時,市發改委副主任趙磊介紹説,本市近幾年常住人口以每年50萬以上的速度增加,與我國城市化率水準較低(40%多)、農村富餘勞動力正在轉向城市的歷史大背景有關。

  趙磊説,本市作為經濟比較發達的城市,有著較多的就業機會和較好的工資待遇,勞動者選擇到北京尋求發展是“歷史的必然”、“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按照中央的要求,北京還要加強對人口的服務和管理,目前的發展階段,北京還不具備放開戶籍的條件。”

  “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隨著地區之間發展日益平衡,到那時戶籍問題就會沒有任何意義了。”趙磊強調,“十二五規劃”裏的“健康北京人”等提法,都是廣義的北京人概念,與戶籍無關。

  沒想擠走低端人群

  針對此前有消息稱“本市將逐步引導17個低端産業從業人員向外轉移”,趙磊回答本報記者提問時明確表示,“我們從來沒有想把低端人群擠出去。三百六十行都需要人去幹,每個行業都要共同發展,都要從發展中得到實惠。”

  趙磊表示, “十二五”規劃中提到“以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和完善人口管理制度為重點,提高人口管理服務水準”,是針對功能疏解和産業佈局調整而言,比如中心城區的人口密度高達兩萬多人/平方公里,10個遠郊區縣建10個新城,轉移城市中心人口。本市産業結構要進行調整,像首鋼搬遷並非要裁首鋼的人,而是要把高排放、高污染、高耗能的項目逐步淘汰出去,屬於産業結構調整的範疇,是從工業時代進入後工業時代的發展方式轉變的必由之路。他強調,“淘汰低端産業”和“人口疏解”無關,這是兩個概念。

  專項規劃下月發佈

  趙磊説,為確保完成規劃既定目標,每年都會有年度計劃和評估制度;規劃中期要引入第三方社會力量進行評估,實施完畢有總評估,年度任務也有一套目標考核評價機制。另外,本市還有18個綜合專項規劃和64個一般專項規劃以及16個區縣的規劃。除了區縣規劃之外,其餘“1+18+64”的規劃體系將在4月底前發佈完畢。

  新聞中心 兩岸 社會 國際 臺灣頻道

編輯:許莉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