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部分熱點城市出臺樓市限購細則後成交量大減

時間:2011-02-21 08:24   來源:中國網

  

  2月19日,一名行人從一樓盤宣傳廣告板前走過。2月18日,哈爾濱市政府正式下發《關於進一步做好哈爾濱市房地産市場調控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通知》規定,擁有兩套住房的哈爾濱市家庭將不能再買房。新華社記者 王建威 攝

  新一輪包括限購在內的房地産市場調控正在全國範圍內展開實質性推進。20日的消息稱,廣州已原則通過“新國八條”實施細則,全市十區兩縣級市範圍都將限購。目前,已有北京、上海、南京、青島、濟南、成都、南寧、貴陽、太原、長春、哈爾濱等十余個城市出臺了落實“新國八條”的調控細則,其中以提高戶籍門檻的限購為重要手段。

  繼青島、濟南、成都、北京等地紛紛發佈落實“新國八條”的限購令之後,哈爾濱、太原、南京等城市也于近日出臺包括限購在內的調控細則。比如,南京19日發佈的調控細則便規定,對已擁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本市戶籍居民家庭、擁有1套及以上住房的非本市戶籍居民家庭、無法提供1年以上(含1年)本市納稅證明或社會保險繳納證明的非本市戶籍居民家庭,暫停在本市市區內向其銷售住房。

  上海易居房地産研究院綜合研究部部長楊紅旭表示,根據新“國八條”中“各直轄市、計劃單列市、省會城市和房價過高、上漲過快的城市”界定,重慶等地很快也會實行限購令。屆時,跨區域投資的難度將越來越大,限購城市與非限購城市之間的“擠出效應”減弱。

  各地方版“新國八條”落地之後,市場各方陷入新一輪觀望,部分熱點城市成交量出現較大幅度下滑。

  以北京為例,據北京市房地産交易管理網及偉業我愛我家的統計數據,樓市調控細則執行首日(17日),住宅市場網簽總量與前一日相比暴跌近九成,達86 .78%。在二手住宅方面,2月以來,截至房屋交易權屬系統和存量房網上簽約系統升級之前,成交僅為7237套。北京中原預測,在恢復簽約後簽約量也會明顯降低。預計2月市場總網簽不足萬套,相比1月份的23478套下調6成,這也將創造2010年2月以後的首個不足萬套月。

  接受《經濟參考報》採訪的業內人士認為,未來一段時間內,還會有更多城市出臺調控細則,加入限購行列,部分城市的成交量可能隨之出現大幅縮量。

  我愛我家多家門店的負責人介紹,調控細則執行首日新增業主掛牌量大幅減少了近8成。一些在限購範圍之列無法買房,但又有較為急迫的購房需求的外地購房者,開始轉向諮詢不受新政影響的商住兩用項目。

  就全年的成交量而言,楊紅旭預測,今年全國新建商品房成交量會跟2010年持平或小跌,不會出現3成或5成的暴跌。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雖然1月份的房價仍在高位運作,但政府調控房地産市場決心堅定,調控力度不會放鬆,若新政得以在各地嚴格執行,將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部分開發商促銷的可能,但房價不太可能出現大幅下跌。

  國家統計局18日發佈的70個大中城市住宅銷售價格數據顯示,1月份房價仍呈全面上漲態勢。根據新的《住宅銷售價格統計調查方案》得出的數據,與上月相比,今年1月份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漲幅超過2.0%的城市有3個,下降的城市有3個。二手住宅價格漲幅超過2.0%的城市有5個,下降的城市也僅有3個。

  同比來看,1月份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同比上漲的有68個城市,下降的只有2個城市。其中,漲幅超過10%的城市達到10個,海口更是以21.6%的漲幅居首。

  北京中原分析認為,1月份歷來是樓市淡季,然而2011年各地市場卻是淡季不淡。因承接2010年12月樓市的火熱走勢,2011年1月主要城市樓市環比成交並未出現大幅回落。雖然已出現連續的樓市調控壓力,但國內樓市的調整幅度仍弱于預期,各地市場的房價不跌反漲。

  楊紅旭表示,上半年樓市政策不會放鬆,因為政策出來以後一般在半年以內很難發生變化。除非市場出現調整,成交量下滑,房價持續5-6個月下跌,中央肯定調控效果後,才會就像08年一樣,允許各地救市。他還提醒開發商,在這輪調控之下,樓市在今年三季度前後會觸底,差錢的房企須快銷。

  至於未來一段時間內的房價走勢,美聯物業全國研究中心主任徐楓認為,目前多數開發商和小業主陷入觀望,供給的減少一定程度上抵消了需求的縮量,因此房價下跌的可能性不大。就2011年全年而言,楊紅旭預測,今年全國新建商品房成交均價可能會與去年持平,即使跌也不會超過10%,如果漲2%到3%也不足為奇。

新聞中心 兩岸 社會 國際 臺灣頻道

編輯:許莉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