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疑延診誤診産婦母子雙亡續:丈夫上演情鬼人未了

時間:2010-12-30 15:16   來源:南方日報

  

  12月25日,西方耶誕節,年輕的黎春霞正好滿20周歲。如果沒有意外的話,這一天,她和男友連帆宇將到民政局領結婚證;如果沒有意外的話,他們登記結婚時,懷裏還將抱著出生不足3個月的男嬰。

  幻滅從10月13日黎春霞和腹中胎兒進入普寧婦幼保健院那一刻起發生。如今,黎春霞的屍體仍然停在男友連帆宇老家舊屋的冰棺裏。每天,連帆宇從家裏走100多米到老屋,為“老婆仔”黎春霞上香,檢查冰棺,之後就會伏在棺木上貼著冰冷的玻璃,和“老婆仔”聊過去的種種甜蜜,也彙報訴訟進展;但是接下來要對屍體進行醫療鑒定這件事,連帆宇“還沒有想好應該怎麼告訴她”。

  冷暖人生

  記者2個多小時的採訪中,連帆宇在電話裏多次無聲哭泣。他説,每天起床都感覺這是一場夢,因為“老婆仔”的屍體一直在身邊。他説,自出事後,保健院一直很被動,承諾“從正軌處理”,卻自律師到醫院交涉至今,再沒有任何回應。

  戀愛

  2006年,連帆宇25歲時,在廣州蘿崗區遇見15歲的黎春霞。當時連帆宇在哥哥的飯館裏幫忙,讀初二的黎春霞和另外一位同齡女孩到店裏打暑假工。

  後來,連帆宇和黎春霞午休聊天越來越多,默契越來越好。有一天,在餐館大院玩追逐遊戲的時候,連帆宇“突然有一種強烈的感覺,認定了對方”。

  1個月後,黎春霞回蘿崗長安的學校讀書。每個週末,黎春霞都會從長安坐近1個小時的汽車到長平找連帆宇,再回到嶺頭的家中。“她最喜歡喝我煲的湯。她回來前,我都要提前買上三四斤豬骨,煲一大鍋骨湯。”

  2009年,黎春霞中專畢業,在石井一家加油站小賣部工作。連帆宇離開哥哥的飯館,在黎春霞工作附近的快餐店找了一份工作,租下一個小單間,兩人過起同居生活。

  連帆宇還記得去年中秋夜是他和老婆仔最浪漫的日子,兩人跑到白雲山上賞月。後來,連帆宇在整理黎春霞遺物時發現了她寫的日記,日記裏記錄了他們交往的過程,也包括賞月之約……連帆宇抱著黎春霞的日記號啕大哭。

  懷孕

  踏進2010年,黎春霞懷孕了。

  連帆宇説,他們沒有辦結婚手續的真正原因是,黎春霞還不到法定年齡,去年同居的時候,他們到蘿崗民政局領證,對方告訴他們,黎春霞要到今年12月25日才滿20周歲,他們於是約定在這個日子註冊結婚。

  今年6月22日,連帆宇辭掉廣州的工作,帶黎春霞回到普寧老家安胎。

  連帆宇的父母將家裏的新房佈置一番,對連家來説,黎春霞早已經是連家的一分子。連帆宇回家的第一件事,是到菜市場買了20多只3斤重的活雞。他盤算好,到小孩10月份出生,這些雞可以給老婆仔燉湯補身子。

  在老家,連帆宇會帶著黎春霞和肚子裏的孩子到自家的田埂上散步,黎春霞一邊走,一邊學著周圍鄉親的語調,用潮汕話叫連帆宇的名字。“所有潮汕話,她只記住了這一句。”

  至於小孩的名字,連帆宇早就想好了“連永森”。黎春霞老是問,為什麼一定要叫這個名字。連帆宇的回答是,“孩子是屬虎的,就應該讓它活在森林裏,那裏才是他的天下。”

  喪子

  隨著待産期的臨近,當地的醫生建議黎春霞到“專業”的普寧婦幼保健院分娩。10月13日,黎春霞住進了普寧婦幼保健院。當天下午6點多,黎春霞到産房後,實際上胎音已經沒有了,但黎春霞並不知道。晚上10時,黎春霞“順産”,死嬰的頭部被穿顱流出,接著擠壓生出雙肩。當時黎春霞已經出現極度疲倦,心率升高、噁心和持續嘔吐,堅持了幾次要求看小孩之後,黎春霞昏睡過去。

  連帆宇在深夜裏茫然奔走,終於找到了一家小賣部,用2塊錢買了一個裝礦泉水的紙箱,獨自一人,將死嬰放進紙箱裏,封好,交給等在保健院外的老父親,囑咐他一定要把他安葬在連帆宇的爺爺墓穴旁,“因為曾祖父會帶著他”。

  24小時後,連帆宇又面對一場死別。

  喪妻

  回到病房,連帆宇看到黎春霞心電監護儀的數字為“170”,他將監護儀的夾子夾在自己手上,發現只有“70”,數字懸殊。

  在産床觀察3個小時後,事發第二天淩晨2時,黎春霞被醫院轉入病房。連帆宇説,當時黎春霞已經時睡時醒了。連帆宇多次問醫生護士,是不是要採取進一步措施,但均被否定。

  淩晨5時,醫生再次為黎春霞注射完安定後,黎春霞出現手腳冰涼的症狀。連帆宇抓著黎春霞冰冷的雙手,繼續為她擦淚。當他問她辛不辛苦的時候,黎春霞還是像以前一樣,堅持説“不辛苦”。

  上午8時左右,黎春霞出現昏迷症狀,因為病情危急,醫生直接在病房內對黎春霞進行搶救。下午,連帆宇匆匆跑出去找朋友借了1萬多元的醫療費。

  到了晚上11點,醫生告訴連帆宇,不能再搶救了,要拉回家。已經“哭不動”的連帆宇,腦裏想的全是“她生是我的人,死也是我的人,我要帶她回家。”黎春霞的屍體由120拉回家。

  黎春霞死後第3天,保健院給連帆宇8.8萬元的死者“紙錢”。究竟這筆現金是出於什麼目的?連帆宇多次找院方想問清楚,但他不僅沒有得到回應,而且被警告“再去交涉,就要報警”。 (南方日報見習記者趙琦玉)

新聞中心 兩岸 社會 國際 臺灣頻道

編輯:許莉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