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困惑與期待:網民追問北京治堵三大焦點

時間:2010-12-20 14:00   來源:新華網

  

    網上流傳的北京著名堵車地點——西二環復興門橋早高峰期間車流量大,行駛緩慢(12月15日攝)。新華社發(張宇 攝)

  

  北京地鐵1號線四惠站的擁擠程度在網友中廣為流傳(12月14日攝)。新華社發(張宇 攝)

  北京市治理交通擁堵綜合措施公開徵求意見以來,圍繞“公務車零增長”“停車費和擁堵費收取”“限車限行”等話題,網民展開了熱烈討論,其中既有理性表達,也有不少疑問。這種罕見的關注度,凸顯出全社會對於首都交通治理的焦慮、困惑和期待。

  相關新聞

  一波三折 北京治堵方案出臺始末

  廣受關注的北京治堵方案終於出臺,而此前傳言中爭議頗大的“限購令”並未出現,“擁堵費”也是擇機出臺,“重點路段高峰期實行單雙號限行”則出現在方案中,並提及“合理調控個人年度小客車增長速度”。

  叫好“公務車零增長” 期待政府帶頭解堵

  北京市治理交通擁堵綜合措施徵求意見稿中明確提出,“十二五”期間,北京市各級黨政機關、全額撥款事業單位不再增加公務用車指標。

  【網民熱議】:上述措施贏得網民一片叫好,也引發對公車相關話題的關注,包括公車過度膨脹、公車私用現象等。

  網民“仁文主意”説:“官銜不是特權,公車只應該用於公事,在緩解交通擁堵問題上,必須做到人人平等,應該堅決取消所有政府官員的公車私用行為。”網民“北京—印象”稱:“公車少點上路比什麼都強!”

  此外,網民對政府部門和公務員帶頭緩堵表達了強烈期待。網民“我是中國人—于”稱:“政府官員、公務員要帶頭做出表率,從上到下共同應對城市發展中遇到的問題,不能搞特殊化。”網民hub3333説:“希望政府公開公車的數量和公車牌照等資訊,公開每年的公車開支預算。只有公車資訊公開,才能方便民眾監督,才能知道每年公車的數量是維持、減少還是增加了。”

  【權威回應】:北京究竟有多少公車?對於網民普遍存在的這個疑問,有關部門表示“不便”回應。但這次治堵新策要求的“公務車零增長”只涉及北京市各級黨政機關、全額撥款事業單位。

  【專家觀點】:上海城市綜合交通規劃研究所所長陸錫明認為,公車改革呼籲了很多年,進展緩慢,像北京市這樣不再增加公務用車指標,乃至在此基礎上壓縮公車保有數量,有利於有效緩解城市交通擁堵程度,有利於節約財政資金、促進廉政建設,更重要的是在治理擁堵過程中,政府起了率先垂范作用。

編輯:許莉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