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北京治堵方案結束徵民意 網友稱治窮人難治富人

時間:2010-12-20 13:37   來源:新京報

  

  12月16日,市民在亞運村汽車交易中心“一站式”辦公大廳排隊辦理機動車牌照。吳長青 攝

  北京治堵方案結束徵民意

  交通部門暫未公佈反饋意見;專家稱應對恐慌購車應資訊公開

  昨日,《北京市關於進一步推進首都交通科學發展加大力度緩解交通擁堵工作的意見(徵求意見稿)》徵集意見結束。

  市民通過信函和傳真方式反饋的意見和建議,將由交通部門匯總,該資訊昨日未對外公佈。一週內,交通委官網信箱收到22條治堵建議,多集中在公交優先、擁堵費等問題上。

  市民建議全民監督違法交通行為

  13日,北京治理交通擁堵綜合措施徵求意見稿亮相並徵求公眾意見。意見中明確提出合理調控小客車增長、擇機收取擁堵費等措施,此前備受爭議的最嚴“限購令”並未出現。

  昨日,在交通委官網“建議諮詢信箱”當中,記者發現一週時間裏,市民通過此途徑提交了22條緩解北京交通擁堵的建議。有市民建議按乘車人數收取擁堵費,高峰時間一人開車禁入主路;也有市民提出全民監督違法交通行為,在應急與非應急車道間設立欄杆,防止車輛違章。

  市民還普遍關心公車改革、擁堵費及如何控制機動車增長。交通委副主任李曉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對於機動車總量增長採取何種方式調控,主要還是聽取社會各界有什麼看法和建議。市交通委主任劉小明此前表示,對於機動車總量限制,並非是限制機動車擁有,而是要調控擁有進程。北京擬每年調控新增機動車限量在15萬以上,具體數量未定,肯定比上海投放量大。

  超九成投票者稱不該限制每年發多少機動車牌照

  前晚,本報聯合京探網針對治堵措施做了一個網路調查。兩日來,共有300余網友參與調查,其中有76%網友認為北京城市功能分佈存在問題,大量大型居住區位於昌平、通州等地,集中進出城造成擁堵;近95%投票者認為不該限制每年發多少機動車牌照及收取擁堵費;92.6%投票者不同意必要時採取單雙號限制。

  ■ 影響

  “沒賣的二手車也要上牌子”

  上週五下午,記者從花鄉市場一些二手車經紀公司了解到,從本月10日開始,駐市場的車管部門要求經營商在本月底前給待售車輛辦理相關車務手續。

  “沒賣的車也要上牌子,挂在我們公司上。”據舊車交易顧問劉先生介紹,新規定給每輛二手車交易增加了100多元的費用,以前待售車輛不用馬上辦理車牌,車管部門可以留出兩個月的週轉期,供經紀公司銷售。

  而現在,經紀公司收到車就要馬上辦牌,銷售的時候還需要辦理一次過戶和上牌手續。“車管站的規定,我們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所以這幾天大家都擠在一起上牌。”對於該消息,相關部門未予證實。

  花鄉機動車交易市場工作人員稱,車管部門此舉可能是考慮即將出臺的政策不明朗,如果一旦出現不能辦理牌照等新政,二手車交易市場容易出現混亂,“沒有牌子和手續的車,産權不明晰,辦不了牌子積壓著也不好賣。”該工作人員表示,該規定是從上週四開始執行的,通知下發給各經紀公司。

  該政策給經紀公司帶來的問題是,多增加了一次辦理手續過程,同時也增加了100多元的費用,“新的規定可能不是短期性的,今後會繼續執行。”

  ■ 市民建議

  【公交優先】

  開全天候公交專線車道

  加大“公交優先”力度。建議凡三車道以上道路,開一條全天候公交專線車道,對違規佔道的社會車輛罰款、扣分;上下班高峰,公交車暢通無阻、私家車被堵得無法動彈時,一定會大大改變人們的出行習慣。———公民55

  在二環、三環設立專門的公交快速通道。具體做法是,利用二環、三環左右幹道最內側的那條線為公交專用道路,為了防止社會車輛進入,可在外側設立柵欄與之分離。———許飛

  【收費】

  可按車內人數收擁堵費

  交強險、養路費應納入燃油附加稅中。按年收取不公平、不利於節能減排,建議多開車多付費,不開車不付費。———公民55

  小汽車出行,可按車內人數收取擁堵費。例如小汽車在二環上和二環以內,擁堵時段車上只有駕駛員一人的禁止通行;含駕駛員兩人的,收取擁堵費;含駕駛員三人及以上的不收費。———丁濱元

  【公車】

  裁減部門公車擁有量

  取消公車,只保留公務用車,並嚴格規定公務用車的使用範圍。重新登記公務用車的車牌號並和其他車牌相區別,便於公眾監督。———公民55

  仔細調查公車使用情況,裁減政府機關、事業單位等部門的公車擁有量,按應減少現有車輛的20%重新出臺車輛編制,嚴格執行。———姜威

編輯:許莉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