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80後清潔工兩年捐一半工資 希望有個道班房(圖)

時間:2010-11-18 08:13   來源:燕趙都市報

  

  于錫峰

  今年27歲的小夥子于錫峰,在環衛工人的崗位上已經幹了5年。雖然一個月只有千元左右的微薄收入,但他在兩年內陸續捐出了萬餘元積蓄幫助他人。一個偶然的機會,單位領導才得知于錫峰的善舉,同事們對這個其貌不揚的小夥子深表佩服。

  ■一篇報道引出愛心小夥

  昨日14時,于錫峰準時從位於柏林南區的家中騎自行車到紫晶廣場售樓處。這裡有橋東區環衛大隊的一個臨時工具存放處,他的工作就從這裡開始。戴著深藍帽子和眼鏡的于錫峰個子不高,很瘦。見到記者過來,第一句話就是:“我這點事兒,沒啥可宣揚的。”可是,對一個月收入僅千元上下的環衛工人來説,兩年捐款萬餘元,這樣的善舉讓人動容。

  説起來,小于在工作之餘捐款助人還是單位領導偶然發現的。今年春天,媒體報道了“骨癌女孩”耿羅莎身患絕症卻要捐獻眼角膜的消息後,在接下來的報道中提到,耿羅莎的媽媽羅淑英告訴記者,有一個橋東區環衛大隊27歲的小夥子穿著工作服來到醫院,給送來500元捐款。看到報紙報道,環衛大隊領導便納悶,到底是哪個小夥子做了好事不留名?一查,環衛大隊80後的小夥子就沒幾個,27歲的只有于錫峰一個。這下,消息傳出去,大家對他的善舉深表佩服。

  此後,得知耿羅莎患上的是尿毒症,花費非常大,于錫峰又將500元錢送到醫院。據介紹,患病女孩看到瘦削的環衛工人小于,知道他的生活也很不易,堅決不讓母親收下他的錢,但最後還是沒能拗過於錫峰。

  ■兩年捐出一半工資

  此前,他為石家莊市一位失去母親的“榮譽女孩”捐款1000元;四川汶川大地震發生後,他將1500元錢捐給中國扶貧基金會;2009年,給在河北友愛醫院住院的一位患者捐款2000元;今年年初,他為家住建明小區患尿毒症需要換腎的大學生習海立送去2000元……只要在媒體上看到需要換器官或因病致貧的報道,小于總是毫不猶豫地把自己微薄的收入給患者送過去。幾年來,具體捐了多少錢,幫助了多少家庭,他自己也沒有詳細計算過。

  還是同事幫他計算後發現,他已經捐出去了一萬餘元。據橋東區環衛大隊劉金培介紹,工作的前幾年,他的工資只有750元,去年漲到了820元,今年又漲到了900元。加上加班費,每個月平均收入有千元上下,一年發到手的所有錢,也不過萬把元,而他捐出去的款項,差不多相當於他兩年工資的一半。

  ■讀求助報道感動流淚

  于錫峰告訴記者,他至今沒有接觸過網路,連QQ是個什麼東西都不了解。他接觸資訊的途徑主要是看報紙,但訂一年的報紙也要100多元,他捨不得,都是到報攤去看,或者撿來廢報紙看。“我一看報紙上講的那些悲慘事,心裏就十分難過,甚至流過淚。每到這時候一定要千方百計地拿著報紙,按圖索驥找到醫院,親自去看看。”于錫峰説,這些天不敢看報紙,怕再看到悲慘的事情,“這些天錢緊張,怕看到了想捐,自己卻掏不出錢來。”

  雖然于錫峰收入微薄,但他對生活的態度非常樂觀,“比上不足,比下有餘,我家雖然沒什麼存款,但我們至少不欠別人錢,身體也都健康,把自己不花的錢拿出來,分擔別人的痛苦,做這個事情,我覺得特高興。”

  對一個27歲的小夥子來説,也到了談感情的時候。他靦腆地告訴記者,自己過著“苦行僧”式的生活,一般的姑娘估計都受不了這樣的日子,如果有志同道合的也會考慮。現在,不能,也不敢。

  ■希望能有個道班房

  于錫峰一家三口都在環衛系統工作,其父1979年後到橋東區環衛大隊做公廁清掏工至今,其母也在橋東區環衛大隊當清掃工。

  環衛工人的工作十分辛苦,每天淩晨2時起床,3時趕到清掃區域開始晨掃,一直到早上7時。下午從13時一直幹到17時。這天,因為上午加班,他的下午班順延了一個小時。“我們班組應該是8個人,但是目前只有5個人,所以工作量比較大,加班是常事。”于錫峰對待工作相當認真。他在工作時間,一刻不停地來回巡視,竭其所能地打掃整個清掃區域。

  于錫峰説,現在環衛工人沒有道班房,清掃工具都是隨便找個犄角旮旯的地方,十分不便。他希望能通過報社呼籲一下,政府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給環衛工人也設置道班房,讓工人們勞累後有個歇歇腳的地方。

  記者問起他對未來生活的打算。他想了想,嘿嘿一笑:“不管幹啥,都是呼吸、吃飯、幹活。” (記者 郭天力 實習生 趙丹)

  新聞中心 兩岸 社會 國際 臺灣頻道

編輯:許莉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