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嬰語”單詞表受80後父母熱捧,你能讀懂嗎?

時間:2010-11-12 08:28   來源:廣州日報

  最近,網上悄然流傳著一份“嬰語單詞表”,裏面匯總了近20條嬰兒可能會出現的行為和表情,配上了相關的註釋,儼然成了一份育兒知識的速成“百科”,受到80後年輕父母的熱捧。

  所謂“嬰語”,就是“嬰兒的語言”,指的是嬰兒通過自己的身體和行為,向外界傳遞資訊的一種方式。有80後父母們將這些“嬰語”製成了一份“單詞表”,匯總了近20條嬰兒可能會出現的行為和表情,配上了相關的註釋。有網友甚至還設計了“嬰語四六級考卷”,考察一下年輕的父母在育兒常識上達到哪個級別。

  記者發現,“濕疹”、“溢奶”、“流口水”、“夜哭”等“單詞”都收錄進“單詞表”中,從飲食到行為反應,從常見病到如何護理,“單詞表”詳細説明瞭嬰兒常見問題的成因及解決辦法,幾乎涵蓋了嬰兒期吃穿住行的各個方面。

  例如關於“喝水”,“單詞表”的注解非常具體:“寶寶年齡越小,體內所需水分的含量比例就越高。一般情況下每千克體重需水量:0~1歲為120~160毫升,1~2歲為120~150毫升,2~3歲為110~140毫升”;而對於“腸絞痛”的解釋也很清晰。家長們可以對照著“單詞表”做出簡單判斷。

  現象:

  年輕父母

  不懂育兒常識幹著急

  寶寶為什麼晚上睡覺總是哭鬧?孩子總是吃手,怎麼才能讓他改掉這個“貪吃”的壞毛病呢?……許多80後的父母因為缺乏育兒常識而對於孩子成長中出現的狀況總是感到困惑。

  張栩和丈夫都是80後,兩人於今年初生下了兒子小宇,由於雙方父母都在外地,兒子從出生到現在都是小兩口自己帶著。不滿三十歲的夫妻倆,都是獨生子女,都是第一次面對寶寶。儘管寶寶出生前,夫妻倆都一起參加過育兒課程,也看過一些育兒書籍,但是真正“實操”起來才發現,原來會有如此多的狀況發生。

  面對寶寶的各種變化,兩人要麼是不明原因、束手無策,要麼就是各執己見、爭吵不休。有一段時間,小宇晚上睡覺總是不踏實,經常哭哭鬧鬧,夫妻倆起初以為是家裏不夠安靜,小宇是被“吵醒”的,於是小宇睡著時,家裏不敢發出任何聲音,甚至兩人行走都踮起腳尖,説話也幾乎是用唇語。可是,如此安靜的環境下,小宇還是經常睡著睡著就哭醒。無計可施的他們帶孩子到醫院檢查才知道原來兒子缺鈣,所以睡覺的時候容易醒。醫生開了補鈣的藥,並要他們多帶孩子曬太陽。經過一段時間的強化補鈣,小宇晚上睡覺易醒的狀況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後來,張栩在網上看到一份網友總結出來的“嬰語單詞表”,裏面匯總了多條跟嬰兒日常生活相關的專用“單詞”,其中“缺鈣”一詞的注解就是“往往夜間會哭鬧”。張栩鬱悶地説:“如果早看到這份‘嬰語單詞表’,我們就不用看到孩子總是哭醒而幹著急,而且還經常把家里弄得鴉雀無聲的。”後來,張栩對照著這份“嬰語單詞表”,從容地解決了孩子的一些“異常”狀況,例如,買一個口腔注射器就可以有效地幫助寶寶吃藥;寶寶打完疫苗後的一兩天有可能出現發熱的狀況,那是正常現象,不用過於緊張。

編輯:許莉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