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車延高講述“羊羔體”詩歌創作 回應書記身份質疑

時間:2010-11-10 09:43   來源:中廣網

  

  車延高(圖片來源:瀟湘晨報)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中國文壇三年一度的盛會——第五屆魯迅文學獎頒獎典禮昨晚(9日)在浙江紹興舉行,全國30位作家、詩人、文學理論評論家,領取了代表中國文學界最高榮譽之一的魯迅文學獎。然而儘管頒獎禮的大幕徐徐落下,但本屆魯迅文學獎留給人們的話題卻沒有沉沒。10月19日晚,獲獎名單公佈的第一時間,武漢市紀委書記車延高一夜成名,因為詩集《嚮往溫暖》獲獎的他,不得不面對放大鏡下的監督。他發表的其他作品《徐帆》和《劉亦菲》被網友們批評為“口水詩”,一時之間,“羊羔體”這個詞彙走遍大江南北,他本人更是因為“公務員”的身份而受到“花錢買獎”的質疑。連日來,支援和反對的聲音不斷,而他本人則選擇了儘量低調。在昨天的頒獎禮開始之前,車延高接受了中國之聲記者柴華的獨家專訪,他坦言,意外的風波令他倍感壓力,但追求詩歌文學之路的心依舊堅定。

  記者:近期因為“羊羔體”的質疑和討論相信也是讓您不勝其煩,作為作者,您怎麼看《徐帆》和《劉亦菲》這兩首詩歌,是您的隨性之作還是新的一種嘗試呢?您想借此表達什麼?

  車延高:《劉亦菲》、《徐帆》和《謝芳》這三首詩是我給《大武漢》雜誌寫的組詩,這當中還寫了很多,像道德模範吳天祥、捐資助學的先模人物江詩信、我們基層的村支書何紅舫等等。我主要是想通過這些人物的描寫,包括武漢風土人情的描寫,把武漢介紹出去。那麼在寫《徐帆》和《劉亦菲》包括《謝芳》的時候我考慮寫的是演員,是明星,一般離老百姓比較遠,所以我就嘗試用白話的手法,想把它寫得質樸一些,寫得更活一些,寫得更具動感一些,但是這種嘗試是否成功,我想由大家來評定。大家覺得好,那是對我的鼓勵,大家覺得不好,那我下一步再改進。

  記者:您當時在寫這幾首詩的時候可能根本就沒有想到之後會産生如此大的風波是嗎?

  車延高:那確實沒想到。因為詩人寫詩的時候,有時候是即興靈感迸發寫出來的作品,就像書畫、書法,它們也一樣,包括文人墨客相聚的時候寫出的一些小品。因此,我覺得對詩人來説,讀者希望你把詩寫得更好一些,所以我們在今後的創作中要秉持一種更加審慎的態度。

  記者:平時您是如何創作詩歌的,會讀別人的作品嗎?

  車延高:我覺得詩歌創作是一種真情的迸發,這種真情來自於我對生活的觀察,來自我走進生活,植根泥土,從群眾、從社會生活當中所收集的素材。除此之外,我覺得很重要的就是,讀好的作品。在我的生活當中,從五四新文化運動之後出現的一大批優秀的詩人作品,都是我學習的教材,那就包括早期的徐志摩、郭沫若,之後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艾青,改革開放時期以後出現的朦朧詩,以及先鋒派的詩歌等等,所有的詩歌形式。這當中凡是優秀詩人的作品,我覺得讀了以後都會對我寫作産生一種啟發作用。

  記者:有人質疑説您能夠獲獎是因為您的“書記身份”,您怎麼看待這個問題?

  車延高:大家對我這種身份與這次獲獎有沒有關係産生質疑,我覺得這可能與我們社會生活當中確實存在著權和利交易的問題有關,它不僅僅是對我一個人的問題,它是對社會發展過程當中我們整個社會環境如何凈化,如何使一些問題在處置的過程中更加陽光化的一種期望,所以從這個角度上看這也是一種很正常的社會現象。

  記者:對於今後的詩歌創作您個人有什麼想法?因為“羊羔體”的質疑和討論有沒有對您的這些想法有所改變呢?

  車延高:我的創作是業餘創作,我想在今後搞好本職工作的前提下,我還會堅持業餘創作。這次這個事情對我來説是人生當中的一個經歷,經歷對人來説其實也是一種砥礪。我想通過這個事件我更要思考,對我提出的批評也好,質疑也好,哪些是我可以借取的,在今後的創作過程當中不斷地去完善自己。我覺得人還是要腳踏實地地走路,我目前就是把本職工作搞好的前提下,利用業餘時間把詩寫好,持之以恒,在一種探索中走出一條自己認為可以走下去的路。

  第三隻眼看車延高 “魯獎”合理性

  在本屆魯獎的頒獎禮上,評委會給予詩集《嚮往溫暖》的評價是:詩人對人間萬象、山川風物,都懷著親切、敬重之心,以多變的風格尋求豐富的人生經驗與體悟的詩意表達。本屆魯獎詩歌終評委員會副主任雷抒雁表示,魯迅文學獎不是“終身成就獎”,車延高只是用他近三年的創作征服了多數評委:

  雷抒雁:因為魯迅文學獎就詩歌而言,是評單本的書,不是評作家寫的所有作品。《嚮往溫暖》寫得比較細緻,正像他説的那樣溫暖。藝術本身是有差異有爭論的,最終經過爭論還是以票數為標準,你過了三分之二才能算數,過不了就不算。

新聞中心 兩岸 社會 國際 臺灣頻道

編輯:許莉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