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氣候專家詳解高溫背後的“真兇”

時間:2010-07-08 08:37   來源:新華網

  

 

  溫“烤”驗下的生活。7月6日16點53分,山西省運城市街頭一位市民手中的溫度計顯示當時氣溫突破40攝氏度。 新華社發(黃文鵬 攝)

 

  7月6日中午,南方航空公司一位乘務員準備向機上旅客發放涼茶。為應對持續的高溫天氣,南航近期開始增加機上消暑飲品的供應量,其中涼茶佔到機上飲品的4成以上,比平時增加了一倍。新華社發(徐勤濤 攝)

  連日來,我國華北、黃淮、江淮等地持續遭遇熱浪侵襲。特別是7月5日,京津唐大部區域地表溫度達到45-50攝氏度,高溫強度之大、日數之多、範圍之廣均為歷史罕見。未來一週,江南南部和華南將繼續接受高溫的考驗,局部地區日最高氣溫將達40攝氏度。

  連日高溫對江南華南地區早稻生産極為不利。對此,楊貴名建議早稻種植區注意以水調溫,高溫時段可採取流水灌溉、噴灌和日灌夜排及噴灑藥劑等措施,以減輕高溫對早稻抽穗揚花和灌漿的不利影響。另外,要做好晚稻播種育秧及秧田管理,避免高溫灼傷秧苗。
不僅我國如此,北半球大部地區也同樣遭受著高溫襲擊。什麼原因使得熱浪“氣焰”如此囂張?全球氣候變暖是否是高溫天氣的“幕後真兇”?

  談起高溫天氣的原因,國家氣候中心首席氣候專家任福民表示,大陸暖性氣團長時間穩定控制和太陽輻射增溫是此次高溫事件的“幕後真兇”,同時,熱島效應加劇了城市高溫事件的強度和發生頻率。

  “副熱帶高壓的異常強盛和高壓晴空區太陽輻射強,導致6月以來北半球國家出現高溫天氣。我們發現,在貝加爾湖以東地區,有一個異常偏強的暖氣團,受該氣團長期影響,我國北方地區出現了罕見的高溫天氣。”任福民説。

  如果説暖氣團和太陽輻射是熱浪肆虐的主要原因,那麼熱島效應則起到了助推的作用。

  據了解,城市熱島是指城市市區氣溫比郊區氣溫高的現象。一般而言,百萬人口大城市的市區平均氣溫要比郊區高出0.5-1.0攝氏度,城市越大,熱島效應越顯著,且熱島強度隨著時間的增加而增加。

  就北京而言,城區最低氣溫比郊區每10年增加0.5攝氏度,城區最高氣溫增加約0.1攝氏度。京津唐地區熱島強度遙感監測顯示,7月5日,北京城區大部地區的地表溫度比郊區高出4.5-6.5攝氏度或以上。

  如此異常的高溫天氣是否和近年來全球氣候變暖有關?對此,任福民認為,極端天氣的發生與全球氣候變暖有必然的聯繫。在氣候變暖的大背景下,極端高溫事件出現的頻率和強度趨多趨強。

  中央氣象臺預計,未來一週,江南、華南仍將持續高溫。貴州南部的部分地區、湖南中南部、江西中部偏西地區、福建東部、廣東、廣西、海南、臺灣西北部等地將出現35-38攝氏度的高溫天氣。

  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楊貴名提醒公眾儘量避免或減少戶外活動,在室外勞動時戴上草帽,穿淺色衣服,並且備飲用水和防暑藥品,如感到不適,應迅速到陰涼處休息。

  連日高溫對江南華南地區早稻生産極為不利。對此,楊貴名建議早稻種植區注意以水調溫,高溫時段可採取流水灌溉、噴灌和日灌夜排及噴灑藥劑等措施,以減輕高溫對早稻抽穗揚花和灌漿的不利影響。另外,要做好晚稻播種育秧及秧田管理,避免高溫灼傷秧苗。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港澳僑新聞

編輯:張曉靜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