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通州擬縮水“北京第一高樓” 高度將降至300米

時間:2010-05-26 08:53   來源:新京報

  

 

北京目前“第一高樓”是即將於今年投入使用的國貿三期,高330米

  “北京第一高樓”在京東通州拔地而起的願望或將擱淺,昨日,通州區委書記王雲峰向前往該區視察的市政協委員介紹,新地標降“個兒”的論證已啟動,其高度擬降至300米。據悉,通州新城最終規劃方案將在本月底出爐。

  高層建築群將取代超高樓

  在今年的通州區兩會,“北京第一高樓”成為新城核心區規劃的一大亮點,其實,該區在2008年就提出要建北京新地標。按照公開規劃,這座“北京第一高樓”是一座集會議與娛樂為一體的超五星級酒店,位於運河交匯地段的商務酒店區。2年間,關於大樓的高度説法不一,最低至400米,最高達到500米。運河交匯處周邊的多個小區都以此作為樓盤賣點加以宣傳。

  期間,朝陽區、豐台區也都提出要建“北京第一高樓”。但昨日,在通州新城核心區的規劃沙盤前,該區區委書記王雲峰的一番表態,暗示通州或將退出這場地標之爭。

  “通州將不再單純追求建第一高樓”,王雲峰説,目前該區已啟動“第一高樓”降低高度的論證,其高度擬降至300米。他解釋,由於“第一高樓”的規劃位置處於首都機場的航道內,受限高的影響,將考慮不建超高樓,“飛機在此的高度約為六七百米,如果建個400米的樓,也成問題。”王雲峰介紹,目前通州區正論證以200至300米的高層建築群取代超高樓,“打造一個整體高度”。

  新城最早今年十一開工

  據通州區介紹,新城的最終規劃將於月底出爐,較此前有所調整。原通惠河與大運河交匯處北岸的高層商務群將被低密度歷史文化街區取代。目前準備建成老北京式的灰磚灰瓦建築,擴大運河歷史文化街區的範圍,屆時通惠河與京杭大運河交匯處兩岸都將建成低密度的運河水鄉和運河博物館,成為通州區重點打造的低密度核心區。

  新城預計最早於今年十一開工,將先期開工建設兩座高層商務群、運河水鄉和運河博物館以及京門大橋。

  ■ 背景

  各區縣爭建北京最高樓

  北京目前“第一高樓”是即將於今年投入使用的國貿三期,高330米。根據朝陽區規劃,未來在其東面一兩公里的範圍,將出現一座或更多400米的高樓。北面CBD東擴區和望京也有望出現一批高樓。

  今年1月,通州等區也加入了“第一高樓”的“競爭”。通州區兩會傳出消息,通州新城擬建2至3座地標性高層建築,高度有望達400多米。

  與此同時,石景山也表示將在首鋼啟動區建設京西第一高樓———鋼鐵大廈,初定突破200米。

  多位城市規劃專家建議,建超高地標性建築要看是否真有需要,此外還要綜合考慮到對交通、消防等市政基礎設施帶來的壓力。

  今年4月24日,國貿三期的“第一高樓”身份正式進入倒計時。當天,豐臺麗澤金融商務區的地標性建築之一———國際金融資訊大廈正式奠基,該大廈建築高度有望達到360米。(記者傅沙沙)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要聞 時政新聞

編輯:張曉靜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