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諸葛亮故里爭奪持續數百年 三地全力推旅遊項目

時間:2010-05-18 11:08   來源:四川新聞網

  

    2009年,河北省正定、臨城兩地打響了趙雲故里爭奪戰。而今年以來,隨著媒體關注,兩地間為此展開的爭奪也日益升級。 資料圖片

  

  位於山東省臨沂市沂南縣磚埠鄉的陽都故城的諸葛亮故里紀念館。

  諸葛亮故里:穿越歷史的天空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

  一篇《出師表》使得諸葛亮“智聖、忠臣”的美名深入人心,名垂千古。而其本人適逢亂世,推演兵法作八陣圖,處處玄機,變化無窮,更讓杜甫讚嘆“功蓋分三國,名成八陣圖”。

  如今,圍繞諸葛亮故里、故居、躬耕地的現代經濟故事的演繹,也如八陣圖一般,撲朔迷離,異象環生,具體涉及河南南陽、湖北襄樊(古襄陽所在地)和山東臨沂三地。而且,此乃名人故里之爭中唯一一樁持續數百年的歷史舊案,從大清國一直到現在,三地越爭越複雜微妙,旁觀者越看越疑惑叢生。

  爭奪持續數百年

  湖北襄樊、河南南陽兩地全力爭奪諸葛亮的“躬耕之地”上可追溯數百年。“躬耕地”為諸葛亮從事農業生産的地方,並無尋根旨趣,襄樊和南陽明裏暗裏含糊其辭,對諸葛亮攀親附會,引為同鄉,顯然醉翁之意不在酒。

  2009年9月30日,南陽市文化局一領導在作客某門戶網站時講到,“躬耕在南陽的一代智聖諸葛亮,是出自我們南陽。”

  而且,兩地在歷史上的爭奪更是在巧合中充滿趣味。清道光年間,籍屬湖北宜昌的顧嘉蘅到南陽就任知府,其時,襄陽人和南陽人打官司爭搶諸葛亮,顧知府既不便得罪襄陽,又不願觸怒南陽,情急之下,滿頭大汗寫了一幅對聯——“心在朝廷,原無論先主後主;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陽南陽”,置於武侯祠。但顧知府和稀泥並未消融紛爭,反而讓兩地更加理直氣壯地爭搶諸葛亮,且“對聯門”之後,兩地的芥蒂越積越深。

  到了1990年,中國郵政發行《三國演義》特種郵票第二組,其中有一張是“三顧茅廬”,這無意中又觸動了襄樊和南陽的歷史舊怨,兩地激烈爭奪該組郵票的首發地,“郵票門”由此爆發。國家郵票發行部門不得不讓兩地各自舉辦首發式。

  2003年,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初中語文教材重新收錄已經刪除十年的《隆中對》,其中加注稱:“隆中,山名,在現在的湖北襄樊。”在《出師表》中對“南陽”一詞注解為:“南陽,郡名,在現在的湖北襄陽一帶。”此舉強烈刺激了南陽上下,“教材門”爆發,南陽市方面甚至舉行了萬人簽名的抗議活動。

  2008年6月8日,中央電視臺某欄目插播了一則湖北襄樊的城市廣告——“諸葛躬耕地,山水襄樊城”。又激起了南陽人的抗議,是為“廣告門”。

  當然,這含糊其辭的“躬耕地”其實有著巨大的潛在收益。2003年9月,襄樊招商團隨省代表團訪問日本,大力向日方推介本地是諸葛亮的躬耕地,正好某家日企的常務董事志賀俊之是諸葛亮的忠實“粉絲”,甚至給兒子取名為“亮”,以仰賴諸葛亮的在天之靈。後來,該企業和“東汽”合資到襄樊投資建廠。

編輯:馬豐軍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