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地震救援思考:新時代需要怎樣的"新雷鋒"?

時間:2010-04-27 12:15   來源:南方日報

  汶川、玉樹兩大地震牽出一個共同問題——新時代需要怎樣的“新雷鋒”?

  4月26日,來自四川省大邑一建公司的范春會在為結古鎮群眾免費理髮。在地震災區青海玉樹結古鎮,一些志願者利用自己的業餘特長,為群眾義務理髮。新華社記者陶明攝

  2010年4月14日,香港義工黃福榮在青海玉樹地震中搶救被壓孤兒不幸犧牲,事跡一經報道旋即感動中國。

  黃福榮不是第一位獻身西部的志願者。8年前,為救援他人而犧牲的志願者馮勇等人長眠在青海可可西裏大地。幾經理想主義渲染,西部省份青海已成為志願者“朝拜”的聖地。

  新時代的“雷鋒”———中國志願者的群像再次進入歷史視野,始於2008年的汶川特大地震。

  在災難中,中國志願者的激情再次得到了淋漓盡致地展示。但是那次地震連同玉樹地震,都牽出一個共同問題:志願者激情有餘,專業能力仍有欠缺。

  新時代到底需要怎樣的“雷鋒”?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和中國志願者事業的先行地,廣東應該怎樣去培育“新雷鋒”?

  經濟困境

  一趟災區行耗盡全家積蓄

  昨晚8時許,在經過了長達5個小時的長途飛行之後,深圳“大浪愛心之家”理事長張海文和他的兒子,終於結束了10余天的玉樹災區志願服務,回到了深圳。

  不算這趟由團省委、省志願者基金會資助的回程機票費,53歲的張海文在這次災區志願服務之中,一共花費了1萬多元。其中,主要是救援物資、來往路費以及他和他的16個隊友的食物消耗。

編輯:馬豐軍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