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平民英雄曾慶香:車流中救人 勇氣不可想像

時間:2010-03-30 08:56   來源:中國青年報

  開欄的話:在《人民英模》欄目結束之後,本報(《中國青年報》)自今天起開設2010年人物專欄《身邊的感動》,繼續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通過身邊的平凡人物、普通群眾的故事,展示普通百姓的崇高精神與高尚品質,體現傳統美德、民族精神和時代特徵。

 

  曾慶香

  “因為他是阿香,他一定會這樣做!聽到阿香奮不顧身救人的消息,我們潛意識裏從來沒有否認過,因為他是個有情有義的人;然而,他走了,我們卻始終不願相信,因為我們堅信好人一生平安。”

  江西青年曾慶香先救央視女記者劉薇,再聯手救人英勇遇難的事跡感動了許多國人。曾慶香生前工作了18年的臺資企業——廣東東莞市長安鎮代蒂塑膠廠副總經理顏小棋日前談起曾慶香,語帶哽咽。

  人們説,曾慶香捨己救人是他吃苦耐勞、樂於助人、淳樸善良等優良品德和高尚情操的集中迸發。目前,信豐縣授予曾慶香“見義勇為先進個人”榮譽稱號,共青團江西省委授予他“五四青年獎章”。

  “高速車流中停車救人,他的勇氣不可想像”

  “在六環路的高速車流中停車救人,你弟弟的勇氣不可想像。”曾慶香的三哥曾志桃前往北京料理後事時,處理事故的北京交警這樣對他説。交警部門出具的事故調查顯示,曾慶香是3月9日晚在北京六環路小湯山路段一起因運煤車側翻、煤渣拋灑路面導致的連環交通事故中救人遇難的。

  當晚10時許,曾慶香的妹夫劉弟元駕車和曾慶香途經該路段,發現前方一輛大眾甲殼蟲車因駛入“煤渣路面”失控翻倒。曾慶香立即叫停車,並和劉弟元一起將事故車上的女司機劉薇救出。這時,一輛夏利車又失控撞上欄杆,曾慶香與劉薇跑去救人。不料,一輛金盃麵包車飛馳而來,將他們撞出10多米遠,曾慶香、劉薇雙雙遇難。

  更令人痛心的是,曾慶香遠在江西信豐縣大塘埠鎮萬星村的老父親得知噩耗後,經不住喪子之痛,于10日淩晨離開人世。

  3月15日,曾慶香的遺體運抵家鄉,國內20余家媒體記者聞訊而來,進行了廣泛報道。數以萬計的網民或在網上發表評論,或在論壇跟帖留言、點燭獻花,盛讚曾慶香是一位“平民英雄”“農民工兄弟的優秀代表”。

  工友:“他一定會這樣做”

  由於家境困難,曾慶香初中畢業後就放棄了上高中的機會,到當地稀土礦當挖礦工人。

  1991年,他南下廣東,在臺資企業代蒂塑膠廠一幹就是18年。和曾慶香一起工作過的人都反映,遇到這樣的事,“他一定會這樣做”。

  湖南籍工人范財國説:“我比較瘦弱,他比較健壯;搬運貨物時,他總搶著搬最重的,讓我搬輕的。”

  代蒂總經理陳宗梓介紹説:“他對待工作非常敬業,每一個環節,每一道工序,他都認真細緻地檢查,從未有過一絲差錯。”

  工友敖水芽説:“開會、上班從不遲到的人,就是他。”

  “他是難得的好員工!”顏小棋説,曾慶香在廠18年,一直勤勞肯幹,樂於助人,全廠員工90%都得到過他的幫助。

  得知曾慶香英勇遇難後,代蒂塑膠廠第一時間致電曾慶香遺屬表示慰問,15日又派人帶著2000元慰問金到信豐弔唁,參加葬禮。

  “把孩子的病治好後,一定要把村路修起來”

  曾慶香的家鄉萬星村,三面環河,每逢雨季,老人小孩無法出門。曾慶香的鄰居、好友黃永清説,只要曾慶香在家,他就會主動背他們過河。前幾年,曾慶香打工有了點積蓄,就與黃永清商議籌錢修路,徹底解決村民雨季出門的問題。可去年曾慶香的兒子因先天性心臟病做手術,花去七八萬元,使他無力修路。黃永清説,曾慶香為此一直很愧疚。春節後去北京前幾天,曾慶香還説:“等把孩子的病治好了,我們一定要把村裏這條路修起來”。

  劉弟元夫婦在北京經營馬具多年,效益不錯,看到哥哥給孩子治病花了不少錢,去年便介紹曾慶香到北京創業。9月從東莞辭工後,曾慶香在北京朝陽區孫河鄉京順路開了“戀馬情緣”,經營馬鞍、馬靴、馬鞭等用品。在這裡,曾慶香表現出了新時代農民工所具有的創業能力和吃苦精神。

  由於和劉弟元相距80多公里,曾慶香一切要從零開始。他買來書籍,潛心鑽研各種馬具的特點和用途,再憑藉熱情週到的服務,馬具店很快有了起色。此次前往北京料理後事的三哥曾志桃看到,“戀馬情緣”收拾得井井有條,賬目記得清清楚楚。

  劉弟元説,剛開始時,馬具店只有曾慶香一個人照看,他沒時間買菜做飯,又捨不得叫快餐,因此吃了一個多月的速食麵。他店裏沒有衛生間,洗澡要到澡堂裏去,生活很不方便。因此,只要有時間,劉弟元就想把曾慶香接到一起來改善一下生活。可曾慶香卻常説:“不怕,挺挺就過去了。”

  曾慶香善待家人,孝敬父母。“結婚十多年來,我從沒挨過他一句罵。”曾慶香和妻子楊素蘭1995年在東莞打工時相識,憑著曾慶香老實忠厚、心地善良,楊素蘭不顧家人反對,毅然從千里之外的江西高安市遠嫁信豐縣。

  曾慶香的母親沈英嬌今年已經78歲。她説:“香兒從小到大都沒讓我和他父親聽過半句壞話。”2008年冬天,曾慶香打工回來聽説父親想吃蘿蔔餃子和果凍,晚上7點多鐘,他還摸黑騎車20多公里,冒著寒風到縣城買來餃子、果凍,送到父親面前。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社會新聞 經濟新聞 教育新聞

編輯:張曉靜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