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信用卡套現形成利益鏈 “職業套現人”頂風作案

時間:2010-03-19 09:19   來源:法制日報

  福建廈門1.3億元非法套現案破獲後,有知情人士向記者透露,此案僅為信用卡套現“市場”冰山一角。為此,記者對廈門市的信用卡套現情況進行了調查。

  記者在網路搜索引擎上輸入“廈門信用卡套現”幾個字,一下子就跳出了122000條內容,其中絕大部分竟然是專營信用卡套現業務的。

  按照網頁上留的電話,記者致電一家抵押貸款公司,佯稱自己有一張額度為2萬元的信用卡,想套些現金出來花。一名自稱姓林的男士毫不猶豫地説: “沒問題,我們可以幫你。”問他需要多少費用?回答説:按套現金額的1.5%收取。記者又問,假如過了還款期限,我還想用這筆錢,你們能幫我嗎?回答:可以,但你需要支付1.8%的費用。

  記者又撥打了一家投資諮詢公司的電話,依然得到肯定的回答。記者問,如何才能長期佔用這筆資金?這家公司一名自稱姓朱的男士回答:免息期結束的前一天你過來,我們幫你把錢還上,然後再刷出來,可以即時操作,這叫“養卡”。 

 

  為何在警方已展開打擊的態勢下,還有人敢頂風作案?記者調查發現,非法套現背後已經形成一條利益鏈,將持卡人、套現人、POS機租賃人等串在了一起,正是這條利益鏈催生出大量的“職業套現”。

  廈門市公安局經偵支隊一大隊民警陳奇粟向記者分析了套現利益鏈條終端的特點。

  “套現利益鏈條的終端,也就是持卡人。”陳奇粟説,從目前的分析來看,需要套現的持卡人大致分為四類情形,有不少人因擴大經營急需資金,而外面借款利息又太高,於是就通過套現來實現“融資”。這些人都有正當職業,信用額度也比較高,大約在10萬元到20元萬之間。

  套現一族中,有不少人是由於經濟狀況不好,比如“房奴”,他們在買房後無錢裝修,就想拿銀行的錢來花,於是就去套現。

  據了解,還有部分信用卡族,他們沒有有固定工作,也沒有多少存款,卻又急需用錢,於是通過各種渠道辦好幾張信用卡,每張卡的信用額度大概是一兩萬元,通過仲介套現後,用工資來“養卡”。

  “相較于前幾類情況而言,第四類人的情況就比較複雜。”陳奇粟告訴記者,他們中的一些人套了一筆就跑了。這些人可能是惡意透支,主觀上有非法佔有銀行資金的意圖,有的甚至涉嫌信用卡詐騙犯罪。

  據警方調查,套現利益鏈上還有一個環節,就是租賃POS機的人。這種人有一部分是商戶,他們申請好幾臺POS機,用不上的就租給“職業套現”人;還有一部分人用自己的身份去申請營業執照,取得POS機後租給職業套現人。每套現一筆,租賃人按20至30元的價格收取費用。據警方介紹,租賃POS 機的人可以認定為共犯。

  據悉,在廈門1.3億元套現案中,部分租賃人正在被警方調查。(記者 郭宏鵬)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社會新聞 經濟新聞 教育新聞

編輯:張曉靜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