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開心網能否一直“開心

時間:2009-07-22 14:28   來源:人民日報

  不久前,開心網(kaixin001.com)將千橡開心網(kaixin.com)訴至法庭,以決定“開心網”中文名稱的歸屬。無論誰能最終贏得官司,“開心網”無疑是2008年至今的一個熱門詞彙。

  作為面向白領用戶的新興社交網站(SNS),開心網開通不到一年半,用戶數已經超過3800萬,每天頁面瀏覽量超過10億。即使是去年12月推出的千橡開心網,註冊用戶數也已達到百萬級。此外,不少實力雄厚的門戶網站也嘗試進入這一領域,新浪朋友、搜狐白社會等或開始內部測試,或正式上線運營。

  社交網站為何這麼火爆?火爆的背後,又有哪些隱憂?

  用戶以19—35歲的都市白領為主,平均每天線上1小時左右

  是開拓了社交圈子,還是讓用戶在娛樂中迷失?

  上海貝爾公司的一位楊姓工程師告訴記者,儘管半夜要起來陪妻子給小孩喂奶、哄睡,卻並不覺得辛苦,因為正好可以趁這個時間上開心網買賣朋友、爭車位、偷菜……

  由於人氣火爆,記者在淘寶網看到,出售開心網賬戶、禮物、道具的比比皆是,一個擁有鉅額虛擬資産的賬號甚至叫價8萬元;還有以幾十元的價格出售開心網賬號註冊器,可以申請上千個賬號,在爭車位等遊戲中“獲勝”。

  開心網的廣告客戶也是“大牌”雲集,包括上海通用別克、新力愛立信、聯合利華、中糧集團等50多個知名品牌。6月16日,新華社電視成為開心網第一個機構用戶;之後上海文廣新聞傳媒集團率旗下9個電視頻道、3個廣播頻道,全面進駐開心網,並將在7月22日嘗試合作直播日全食。

  雖然尚未宣佈盈利,但開心網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程炳皓説,與創業之初的6個人和僅有他自掏腰包的300萬元相比,開心網的發展可以用滾雪球來形容。

  開心網提供的數據顯示,其用戶以19—35歲的都市白領為主,平均每名用戶每天線上1小時左右。隨機採訪中,大部分用戶覺得在這裡既能尋找失散多年的老友,也能結識新朋友,並分享新聞、圖片和視頻等,“好比一個人看球賽沒意思,一群人看球才帶勁”。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副教授周勇認為,社交網站具有很強的情緒轉移功能,通過一些簡單、愉快的交流互動,可以幫助舒緩壓力、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中國社會科學院博士施琛華也認為,社交網站的興起,讓現代都市人找到了一個減壓的好方法。

  不過,一股反開心網的浪潮也開始蔓延。今年4月,30位職業經理人或老闆成立了“反廬舍聯盟”(英語loser——“失敗者”的音譯)。他們表示,社交網站主要通過各種遊戲增加用戶線上時長,極大地影響了企業員工的工作效率。該聯盟表示,將對上班時間頻繁上社交網站的員工監督教育,必要時將予以辭退。

  記者在開心網上參與了一個小範圍投票:“你上開心網第一件事幹什麼?”結果,偷菜、爭車位、好友買賣位居前三位,70%以上的投票者表示,上開心網首先就是偷菜這個小遊戲。

  “開心網到底是開拓了我們的社交圈子,還是讓我們在娛樂中迷失?”類似的疑問聲音,如今也越來越多。

  有用戶表示,“開心網讓我得到很多現實中沒有的滿足感,這就是一種童話式的安慰,沒必要那麼較真”;但也有用戶表示,每天都能在開心網上跟人聊得火熱,也會大膽地將心儀的女孩“買進賣出”,但一旦回到現實中,發現自己甚至比以往還要內向,“擔心自己患上了社交恐懼症”。對此,有專家提醒,虛擬社交的火爆已成為一種社會現象,在享受它帶來的便利的同時,也要謹防一些“副作用”,“無論如何,這應該引起我們對現代都市人生活現狀的反思。”

  7家主要網站中,4家以上提供好友買賣、搶車位等遊戲

  娛樂功能同質化嚴重,社交網站如何“保鮮”?

  根據網際網路基礎數據服務商艾瑞諮詢的統計,去年6月至今年3月,兩個“開心網”的每人平均月度訪問天數在高速增長後開始放緩,這從一個角度説明瞭用戶的熱情正在降溫。

  艾瑞諮詢分析師金乃麗認為,失去興趣是用戶離開社交網站的首要原因。用戶更看重網路社交活動的實際幫助,並非一味追求遊戲等娛樂服務,然而,目前社交網站網路服務應用同質化嚴重,“在考察的7家主要網站中,4家以上都提供好友買賣、搶車位、養寵物等遊戲。”

  一些網友表示,開心網的創意疑似拷貝自美國的熱門社交網站臉譜網(Facebook)。對此,程炳皓説,實際上開心網做了大量的本土化創新,集中反映了當下中國網民的需求,比如買房子組件的推出及流行,就是因為買房子是中國人特別關心的話題。

  不過,記者採訪的多名開心網用戶,對爭車位、偷菜等虛擬遊戲已開始厭倦,上開心網的頻率也大大降低,百度的一位員工告訴記者,因為太忙,他上了一個月開心網就不上了。

  對此,程炳皓解釋説,在開心網上,朋友之間能就社會資訊、社會現象分享心得,這遠遠不是網頁遊戲所能涵蓋的。創新是“保鮮”的根本途徑,也是留住用戶的法寶。

  與美國臉譜網用戶偏重朋友間的資訊互通相比,中國的社交網站為何向娛樂功能傾斜?業內專家認為,一方面,中國網民的網際網路使用習慣整體偏重娛樂化,對一家網站來説,以此入手更有可能贏得用戶認可;另一方面,開心網這樣做成功了,不意味著其他網站也能複製成功,這裡面還有一個時機問題。

  許多開心網用戶對記者表示,雖然覺得厭倦,但只要朋友圈還在,還是會時不時地上開心網看看。調查中,“移植朋友圈不易”也是用戶依戀當前社區網站的重要原因。

  已經成立了5年多的美國臉譜網也面臨著不少問題:新興的微部落格搶走不少用戶,擔心實名登錄帶來的個人資訊曝光,以及好友太多造成的一些隱私煩惱……有專家表示,從BBS到MSN、QQ,再到現在的社交網站,網路虛擬交往確實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人們的生活、交往習慣,但一定也會伴隨著一定的副産品。先行者的創意需要借鑒,煩惱也同樣要吸取。

  國外“開心網”(延伸閱讀)

  在國外,類似開心網的網路系統,通稱為SNS(Social Network Site,“社交網站”或“社交網”)。該系統源於六度分割理論:“最多通過6個人你就能夠認識任何一個陌生人。”

  通過SNS,用戶可以便捷地創建自己的社會網路,玩遊戲,看視頻,並創建網站,網路電臺,網路電視頻道,甚至是商店等等,因此很受年輕人喜愛。目前全球最為知名的SNS有美國的MySpace、Facebook和日本的Mixi。

  這些網站的功能大同小異,但也有一定的側重。比如MySpace的成功源於一大群孩子,在網路上分享照片,自由製作個人主頁;Facebook則以服務大學生為主,之後延伸至社會網路和公司;Mixi市場定位為大學生、二十齣頭的青年和家庭主婦,還提供求職資訊。

  目前SNS的商業模式主要是以下幾種:廣告,網站之間的互動,電子商務,個人情感增值(比如朋友過生日、過聖誕所贈送的虛擬禮物)。

  2003年,SNS就已進入中國,但由於多數網站過度追求用戶數量,而忽視了SNS信任圈的價值,導致很多淪為普通交友網站。SNS站點的娛樂化傾向如今已遭到詬病,譬如買車、偷菜一類小遊戲風行,很快就讓人厭倦,而且讓人“不務正業”。(記者 余建斌)

編輯:王曉燕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