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重慶最大"藏寶庫"落戶大渡口 集中保管重要文物

時間:2008-09-08 09:52   來源:重慶晚報

重慶市文化遺産保護中心效果圖

  明年動工,兩年內建成,集中保管重要出土文物

  重慶市地藏文物數量驚人,彌足珍貴,但至今未能集中收藏。記者近日從市文物考古所獲悉,我市將投資上億元在大渡口建設全市最大“藏寶庫”,並部分向市民開放。

  重慶市文物考古所副所長袁東山説,我市近年考古碩果纍纍,積累了大量文物、標本、影像資料。這些文物目前部分由國家文物館收藏,部分由市文物管理部門統一收藏,還有一些則由區縣政府收藏、保護。

  汶川大地震後,災區許多館藏文物遭到滅頂之災。袁東山説,日前,國家文物局已啟動了全國各省市區的文物中心庫房建設。今後,凡上等級的珍貴文物,都要進入中心庫房保管。

  重慶市目前已成立市文化遺産保護中心。按市政府規劃,全市的文物中心庫房由該保護中心建設,統籌保管各區縣的重要文物。據介紹,該中心擬建在大渡口消防支隊旁,佔地1.31公頃,明年初動工,計劃兩年建成。

  袁東山説,市文化遺産保護中心建設,除發揮文物收藏、研究、保護、傳承、利用等價值外,還將突出市民體驗、休閒娛樂,讓市民了解、欣賞、傳承文化遺産。記者 冉啟虎 

  “藏寶庫”既好看又好耍

  增加互動項目:實地“野外考古”、親手複製文物

  重慶市文化遺産保護中心的功能除滿足日常庫房基本職能外,兼顧公眾參與,首倡“透明保護”,向公眾開放。袁東山對該中心功能區進行了揭秘。

  重慶市文化遺産保護中心由八個項目區域構成,分別是:中心庫房、專題研究室、學術資訊交流中心、標本館、考古訓練營、戶外運動俱樂部、教育培訓中心、鑒寶會所。中心有兩大核心景觀,一是重慶文化遺産地圖,全面直觀地展現我市文化遺産資源狀況;二是重慶考古“年輪”,以年輪的形式,記錄重慶每一次重要的考古發現及發掘人。

  ●標本館:標本館展示的文物會不斷更新,每件文物都有“身份證”,詳細介紹該文物的發掘過程、展示情況、歷史謎底破解等背後故事。依託大量的標本資源,提供一個有別於博物館靜態展示的動態展示空間——集發掘過程、修復過程、文物標本展示于一體,為觀眾提供一次與文物標本全新的接觸體驗。

  ●考古訓練營:訓練營有:考古大課堂、尋寶等互動內容。課堂上,老師會集中對考古專業名詞、考古流程、考古工具等基本知識進行講解。尋寶分實地“野外考古”和虛擬“趣味考古”。“野外考古”時,工作人員將事先準備好的文物標本複製品埋藏進土裏,讓參與者運用掌握的考古知識,依靠考古工具,獨立完成考古任務。發掘出來的“文物”還可帶回家。室內“趣味考古”則以遊戲闖關為主。

  ●考古吧:考古吧是一個提供給人們修復、製作文物標本複製品的地方。在這裡,人們可以自己動手,把發掘出來的“文物”進行修復,也可以學習複製文物標本。

  ●鑒寶所:利用目前日益紅火的寶物鑒定,以“寶”會友,為人們提供一個休閒娛樂、分享交流的空間。此外,中心還設有教育培訓中心、戶外運動俱樂部、餐飲咖啡吧、茶館等,供市民文化休閒所需。

編輯:王曉燕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