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申城風景線:滬上出現“拼婚”一族

時間:2008-04-17 09:43   來源:中新網

  中新社上海四月十六日電 題:滬上出現“拼婚”一族

  中新社記者 李佳佳

  當幾對新人恰好婚期相近、身材相倣、品位相似,一種新興的類似于團購方式的“拼婚”,似乎更能迎合時下滬上年輕人籌措婚禮希望既省心又節約的現實需求。

  從“拼”婚禮、購喜糖到度蜜月,當此間閨密、好友之間紛紛在婚禮消費方面試圖“資源共用”時,越來越多的新人樂得“拼”一把,希望花最少的錢辦一場溫馨得體的婚禮。

  此間網際網路上的一則帖子:“拼婚啦!有沒有“難兄難弟”要拼在一起辦婚禮的?”這個原本略顯苦澀的呼聲最早讓“拼婚”一詞進入人們視線。

  仔細一算,如今滬上一對新人從裝修新居開始,到購置傢具、家電,拍攝婚紗照、擺喜宴,直至最後的蜜月旅行,花費開銷甚巨。二○○七年度有關調查數據顯示,那些娶得“美人歸”的上海家庭,平均婚禮花費高達十六萬元人民幣,於是就出現了上述“難兄難弟”難掩的無奈。

  袁方和蔣慶元是一對表兄弟,同為“八○”後,二人有著相似的價值觀和消費觀。在他們看來,婚姻的品質遠重於婚禮的品質,與其勒緊褲腰帶、風風光光地大操大辦,不如量力而行、簡單卻不失浪漫的小範圍歡聚來得實惠。“那些婚禮上的物件是否全新沒那麼重要吧!”袁方相當灑脫地表示。
  “我們其實屬於歪打正著的‘拼婚’一族。”説起緣由,表弟蔣慶元一臉生動。由於二人是親戚關係,勢必擁有部分重合的賓客,為避免婚宴時間衝突,二人靈機一動,索性將婚禮的日期、婚宴的地點訂在了一起。沒想到,“二人行”意外地為他們拿到了酒店九折的折扣。初嘗甜頭之後,更讓他們萌生了“團購拼婚”的想法。

  “既然可以‘拼車’、‘拼餐’、‘拼遊’,為什麼不能‘拼婚’呢?”白領小亦表示已經在網上招募同期結婚的姐妹,現已有兩位網友響應,“希望能尋找到三到四位朋友,這樣在與婚慶公司、酒店、旅行社商討價格時更有空間。”

  以團購形式獲得優惠價格,多數人都願意,相比之下,這股“拼婚”熱在晚婚一族中似乎更受歡迎。滬上女性問題專家周美珍表示,“拼婚”人群的上升與上海人晚婚人群增加也有一定關係。她認為,晚婚人群一般較理性,其消費觀念相對也更理性,婚禮華麗與否並非他們考慮的第一要素。

  “拼婚”熱之下,竟隨之衍生出“拼婚工作室”這一全新行當。一次生意收取的手續費大致佔節約花費的百分之十五。工作人員稱,“拼婚”中以女性居多,她們可以共同買嫁粧分攤費用,但“拼婚”絕非人人適用,那些有較高要求,希望婚禮與眾不同的新人,“拼婚”的可能性就不大。工作人員坦言,最終“拼婚”與否還看客戶實際情況。  

編輯:楊雲濤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