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本網快訊

黃埔後人呼籲繼承發揚中山精神 維護兩岸和平發展

2016年11月11日 11:10:37  來源:台灣網
字號:    

10日,由民革中央、黃埔軍校同學會共同主辦的第七屆“中山�黃埔�兩岸情”論壇在京舉行

  10日,由民革中央、黃埔軍校同學會共同主辦的第七屆“中山黃埔兩岸情”論壇在京舉行。(台灣網 王亞靜 攝)

  台灣網11月10日北京訊 (記者 王亞靜) 10日,由民革中央、黃埔軍校同學會共同主辦的第七屆“中山黃埔兩岸情”論壇在京舉行。來自海內外的黃埔師生及親友和各界嘉賓180余人出席論壇。兩岸學者及黃埔後人在論壇上紛紛呼籲,在孫中山先生誕辰150週年之際,要繼續發揚中山精神、黃埔精神,團結一致,反對任何形式的“臺獨”活動,攜手為推動兩岸和平發展、振興中華而奮鬥。

  全國政協常委、全國政協港澳臺僑委員會副主任、民革中央副主席、黃埔一期徐會之將軍之子劉凡,中央統戰部副部長林智敏,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副主任龍明彪,臺灣新同盟會原會長許歷農,臺灣新黨主席郁慕明等出席論壇並致辭。

  林智敏在致辭時表示,孫中山先生的愛國情操和奮鬥精神,歷久彌新。我們應該堅定繼承中山精神,繼續發揚黃埔精神。中山先生曾説,“中國統一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正如長江、黃河,水流的方向或許會有許多曲折,但終歸是東入大海,無論怎麼樣都阻止不住的”。儘管如今兩岸關係面臨一些問題,但“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我們相信,有祖國大陸發展進步堅強後盾的支撐,有中華民族崇尚統一歷史底蘊的涵養,有兩岸同胞心手相連深厚偉力的匯聚,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必將衝決一切阻礙,向著祖國統一的方向乘風破浪、勇往直前。

  郁慕明在論壇上感慨,黃埔軍校的校訓是“親愛精誠”,就是教導我們所有的同胞要精誠團結,為我們的後代、為我們的國家盡一份力量。我們黃埔人每當唱起黃埔校歌的時候都能感到那種雄心壯志。現在有人要把校歌改掉,作為黃埔的一份子,我們必須站出來講話。兩岸情、兩岸黃埔人聯繫在一起,告訴那些“無知”的人,黃埔精神不是隨便得來的,是無數人流血流汗開創出來的。今天我們聚在這裡,就是要團結——團結我們的人、團結我們的心、團結我們的力量。郁慕明表示,中山先生曾説過,中國一定要統一,中國要和平統一,中國有統一之勢,無分裂之行。先生的這句話,在歷史的傳承上,我們要時刻喊出來。

  龍明彪在致辭中表示,在中山先生誕辰150週年之際,回顧他為愛國、革命作出的畢生努力,更能深深體會到他始終不渝地維護國家統一、致力於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大意義。如今,臺灣新執政當局拒不承認“九二共識”,持續八年的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良好勢頭受到嚴重衝擊。兩岸同胞都是龍的傳人,都是炎黃子孫,都是中國人,是命運與共的骨肉兄弟。兩岸同胞更應攜起手來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

  聶榮臻元帥之女聶力認為,當前,臺海關係面臨較為複雜的形勢,需要我們海峽兩岸的黃埔師生和後代親屬團結一致,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共同反對任何形式的“臺獨”活動,努力促進兩岸和平發展,最終實現和平統一的共同目標。

  許歷農致辭表示:“我今年已經98歲了,我一直期待,在我有生之年可以看到兩岸和平統一。”

  論壇上還舉行了孫中山先生有關文物捐贈儀式。黃埔十三期朱家寶先生的外孫陳少湘向北京市政協中山堂捐贈了孫中山先生紀念郵票、照片、畫像、書籍,廖仲愷、田恒、于右任先生的書法作品等一大批珍貴文物。

  最後,論壇上與會嘉賓共同發表了《共同宣言》,提出了三點希望:繼承發揚中山精神,推動兩岸和平發展,為振興中華而奮鬥。大家共同呼籲黃埔校友和後代,作為中山信念和黃埔精神的繼承者,須銘記歷史賦予的光榮使命,讓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發揚光大、代代相傳。

  據了解,自首屆“中山黃埔兩岸情”論壇在臺北舉辦後,至今已成功舉辦六屆。論壇的舉辦在海內外引起了較大反響,已成為特色鮮明、促進兩岸交流交往的兩岸民間交流平臺,在弘揚黃埔精神、促進兩岸交流交往方面發揮了獨特作用。(完)

[責任編輯:王亞靜]